姚润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在庄户人家的庭院炕头,都会见到一种叫做纸筋笸箩的物件。它的体积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用途也各有不同。有小巧玲珑把在手掌的烟叶笸箩,有外观秀美放在炕头的针线笸箩,还有墩墩实实的米面笸箩及面积较大浅浅的饺子笸箩……
在我们清徐,纸筋笸箩又叫纸浆笸箩,它用废窗户纸做成。那时候,农家的窗户,不上玻璃窗扇,更无铝合金推拉窗扇,只在窗框里竖着几根小方木,作为窗棂,窗棂上糊以麻纸。这层麻纸作用可大啦,春天挡砂尘,秋夏防蚊蝇,冬天御寒风。然而这层麻纸不耐用,雨打湿后,风一吹就破了,经一冬天烟壎火燎后,过年前,黑糊糊的纸也该换换了。一年里,要换几次糊窗纸。过贯了简朴生活的人们,将破旧的糊窗纸,用水泡过,攥成球形,让它自然晾干,以备后用。
做纸筋笸箩的时间,大都选在气候干燥的春天,干得快、不会发霉变臭,风干后结实硬朗。把纸筋球放入水中浸泡几天后,用木棒反复搅拌,使其成浆状。除去混入的小砂粒等杂质,静置一两天,撇除多余的水,原材料做成了。根据需要找来外表面光滑的瓷盆瓦罐,倒扣过来,做为模具,将滗去水的纸浆,贴在模具的外围,让它晾干,半干时,再用手轻轻拍打,使它更加瓷实。彻底晾干后,除去模具,把边沿修剪整齐。下道工序是裱糊表面。人们常把平时积攒的香烟盒或旧书刊纸做裱糊材料。解放初,有人用作废的“关金券”裱糊,看着一字排开的伟人头像,真不知说什么是好。裱糊好的纸筋笸箩,五颜六色,甚为好看,摆设在家里,也可为一景。这些小物件,也常作为馈赠左右邻舍、亲朋好友的小礼品。纸筋笸箩已被塑料、不锈钢制品替代,它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然而它存在的历史,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勤俭持家的精神和节能环保意识。让纸筋笸箩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