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静静是一名初二的学生,长得好看,舞蹈也跳得非常棒,还特别乖巧,是父母和老师的贴心小棉袄。可是,近一段时间来,小姑娘的脾气暴躁易怒,在家里,经常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大吵大闹,甚至在学校,也敢和老师顶撞,弄得班里的同学都不敢接近她了。
案例分析:发脾气其实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人人都会有情绪,只是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有些以温和的方式,如聊天、唱歌、写日记等,而有些以狂风暴雨的方式,如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大发脾气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丰富却不稳定,会为一些小事而心花怒放或痛苦伤心,容易紧张和冲动,经常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当然,最重要的是明白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这些脾气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告诉我们孩子到底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不舒服了。弄清楚了原因,自然就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可能有很多原因:
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这时候,家长要耐心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是否合理?假如合理,那么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满足。若孩子是因为家长的溺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那么家长决不要迁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冷处理,冷落他一会,让他有时间冷静思考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发脾气是毫无意义的,慢慢地就不乱发脾气了。当然,等他安静下来后,家长要记住给孩子讲道理,及时教育,让孩子知道“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这种发脾气的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发脾气,也可以避免孩子和父母疏远。
因为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从感情上安抚他,千万不要一味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当然,还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活动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一切从爱心出发,一定要有耐心。
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感和独立性增强,他们喜欢自己决定,自己去体验和尝试,同时也喜欢提意见、表明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了解世界。因此,家长要有充分的理解和心理准备,尊重孩子的选择,聆听他们的心声,不要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的表述漫不经心,不然孩子就会恼火而发脾气。这时候,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聊一聊,这对孩子的脾气控制将会是莫大的帮助和支持。
当然,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家长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孩子发脾气时,如果父母表现出厌恶、鄙视的态度,可能会加重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要帮助孩子处理不良情绪,告诉他:“我明白你的感受,你可以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但是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并且影响了我们的关系,为什么不通过其他有效的方式解决呢。”让孩子感到父母是包容的,接纳的,为他们考虑的。当然,家长的教育态度一定要一致,不能有人批评,有人哄劝,有人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另外,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经常发脾气。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者和“老师”。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孩子爱发脾气表示性格外向,容易外露自己的性情,这也和天生的气质有关。再说,气质、性格无好与坏,只要接纳并适当地引导,就能很好应对生活事件。所以,也请父母放心,随着孩子的成熟,一时冲动而发脾气的状况会渐渐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