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植白景贵
上世纪1958年,是全国各行各业的职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生产建设大跃进的特殊年代。各地都掀起了大办电力建设的时代热潮,清徐县也不例外。1958年10月10日,太原第一热电厂开始给清徐县送电,首座35KV清徐变电站启动,清徐小发电厂停办,从此,结束了清徐县数千年无电和小电的历史,清徐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用上了大电网的电,为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奠定了一个新基础,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清徐县一个历史性的新起点和大转折。
为迎接和适应太原大电网在清徐县的扩建工程,县里成立了电气化办公室,并组建起清徐电业管理所。除原清徐电厂转过来的少数同志外,当时从各单位调来20余人,又从社会上新招收了100余人,这就组成了清徐县第一代电业工人。
这代电业工人,现在年龄最小的也在70多岁。才参加工作创业时期的他们,也和其他行业战线上的职工一样,在衣、食、住、行、用和工作环境等条件方面确实是非常艰苦的,工作负荷大,生活待遇低,月工资新招收的都是18元,外部门调来的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元左右……
虽然那时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都很差,但大家生龙活虎、朝气蓬勃、责任心强、干劲很大。下面用自由诗体根据1958年前后的线路工人们提供的野外工作情况,以《一代电业工人》为题,作一历史浓缩性的简述:
北风在呼吼!大雪在纷飞!
人们大都赶回了自己温暖的家。
大风大雪阻挡不住电业工人,
天寒地冻全不怕,
工作岗位就是战场!
同志们向前冲锋!冲锋!
天公作考验,
雪越下越大,
操作工具都冻得不灵活,
大家的手脚早已发麻,
搓搓手,跺跺脚,
你抬,他拉,他握,你扛!
大家像群小老虎,战斗在无边的旷野上,
天气越冷大家精神越抖擞,干劲越强,
想想红军长征路,
忆忆抗日八路军,
任务就是命令,
雪地就是战场!
完不成任务不打胜仗不回家!
一行行木电杆在田野里竖起!
一根根电线架起了空中的桥梁!
定把光明送到千家万户,
定让清徐早日实现电气化!
“梦想”和愿景使同志们心里暖洋洋!
那时根本没有汽车,
工具和工程材料大都肩挑背扛!
太重的只能雇辆马车拉!
小平车就是当时的最好运输工具。
由于交通不便,
工作的路远了就借住在附近村里的群众家,
渴了喝点水,饿了吃点自带的干粮,
大家挤成一团团,
有的哼着小调,有的说着笑话!
使屋里的空气也增温变暖了呀!
连续几天与风雪搏斗,
天还未亮就都整了装。
不洗脸,也不刷牙,
工地就是战场。
滑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
受点小伤不算什么,
你争我夺抢重活,
你追我赶突任务。
若问:为什么这样干?
为了清徐人民生活幸福又安康,
这就是共产党培养出的第一代电业工人,
坚定的理想信念!
高高举起“接力棒”!
代代相传相继承!
永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