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文史*天地总第2529期 >2013-06-30编印

一位老党员的自述
党旗指引永向前
刊发日期:2013-06-30 阅读次数: 作者:⑦待续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庞守礼
  下面将军旅生涯简明述之。
  十五少年扛起枪,东奔西走求解放。大小争战数十场,三日五日不见粮。战壕炸塌埋土中,挖出气断幸还生。深夜睡在土洞中,两具敌尸守着门。半截萝卜血染红,胜过美味和山珍。两斤白薯救命星,争战三天有其功。追敌日行二百程,脚下鞋袜血染红。一双脚板快如风,与敌汽车赛路程。日夜追敌三天整,敌军全部投了城。为救战友负了伤,两人鲜血一块淌。
  亲密战友阵前无,报仇炸药请敌尝。
  攻打山头弹打光,摸取敌弹整两箱。
  机枪又吐新火花,敌人举手忙投降。
  夜半缴匪擒匪头,全连土匪都自首。
  攻打太原我亲临,转战西北留脚印。
  越过秦岭四川进,天府之国迎新生。
  抗美援朝去出征,停战之后撤山东。
  军旅生涯七年整,流血流汗献青春。
  我17岁当班长,不满18周岁入党后,曾任党支部青年委员,19岁任副指导员(党内党支部书记),由于我文化基础差,党曾送我到军队速成学校学习文化8个月,也曾培养我到北京市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进修4个月。直接听取中央领导教诲,使我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为后来数十年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铁路建设
  新中国诞生之后,党和国家把中心放在了四化建设上,部队也不例外,我所在的解放军182师,也受党中央毛主席批准集体转业,作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我曾参加过京沙、京汉、哈佳和大兴安岭森林铁路建设。从1954年到1962年的近8年铁路建设中,我始终兢兢业业。我所担任的各项铁路建设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和提前完工。如佳明大桥,晚开工半年,又提前半年完工。为国家节省了大半投资。当时主要根据地理、气候等条件,我打破了一贯施工方法采用“冻结法”“火焖基坑法”“荆巴替代木板法”等合理化施工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苦思苦想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施行的。不少是省工、省料、省时间、特别有效的土方法。(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