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了,对于那些
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学生来说,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有可能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挑战。
高考,一年一度。在躁动的六月,学子们将面对人生的一个大关口。压力或是期待,紧张或是安然……在这里,我们想对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说,请勇敢面对这次挑战,做最好的自己!人生能
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鼓起勇气,昂起头,准备走
进凯旋门!我们会真诚地为你们祝福!
——编者
如何缓解高考压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十二年的寒窗苦读,高考,终于是一显身手的时候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对于很多学子来说都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可是,高考的压力不言而喻,心里压力过大极易造成发挥失常,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考生应该如何缓解压力呢?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考生在学习之余应当注意劳逸结合,抽出时间进行运动,早上起来跑跑步,周末出去爬爬山等等,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放松,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进行太过激烈的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复习一段时间后,要抬头看看窗外,缓解眼睛压力,如果有条件,可以到比较空旷的地方眺望远方一会儿,呼吸新鲜空气,这样调节心情,使头脑放松,更有益于学习。另外,要多听音乐,特别是轻音乐,有助于放松大脑皮层,保持愉悦的心情。
——现在几乎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庭的核心,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考试压力大,怕孩子营养不良,所以在孩子高考前会给孩子大量进补或者供给丰富的营养餐,甚至一些父母买了保健品给孩子吃,其实这些都是没必要的。高考期间,考生一定要切记不能大吃大喝,特别是大鱼大肉和夜宵是一定不能吃的,考生应多喝白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这样才有益于大脑的思考,高考期间更不能吃香喝辣,高三的考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考生为了缓解压力,会使用镇静药物,例如安定等,这是万万不可的,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慎用镇静药物,最好是不要使用。
——很多父母在孩子高考之前总会表现出担心,忧虑、期望,或者关心过度,这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压力。专家提醒,高考期间,父母应该像平时一样,在必要和关键时刻多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就行,切切不可向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过高期望,更不可对孩子提出何种硬性要求,如“孩子啊,你是爸妈的希望啊,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为我们家庭增光”、“孩子啊,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等等类似的语言,制造紧张气氛,这样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更大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如果考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及时与家长或是老师沟通,避免压力过大影响学习。
临考一句话:调整心态上考场自信才能成功
预防和克服怯场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如同体育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竞技状态一样,树立自信心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考生入场前,要设法使大脑皮层兴奋,产生积极情绪。如可自我暗示“自己已经全面和系统地复习了”、“考试就像平时测验,无非在这里多做几道题”,自我暗示语要简短、具体和肯定,如果是在考试中,要默念,以免影响他人答题,这样,通过听觉、说话等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兴奋中心,会有效抑制怯场。
考试时的紧张和焦虑与肌肉紧张有关,学会松弛肌肉是控制焦虑和减轻紧张、避免怯场的有效措施。考试时坐姿要放松,也可深呼吸,反复两三次,使全身肌肉放松,避免因生理、心理紧张加剧而引起的恶性循环。
考生如果考场上遇到意外,要冷静处理。一旦出现怯场的预兆,不妨暂停一会儿,闭目养神,全身放松,以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也可做眼保健操或按摩头部有关穴位,清醒头脑,以集中思考。
2013高考生五项注意
在准备走进考场之前,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准考证?文具袋?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有好心情、必胜的信心和战无不胜的勇气。参加高考还有一些小细节是必须注意的:
一、进入考场携带物品的规定
通常高考考生进场允许携带的物品清单:①透明文具袋;②准考证和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③2B铅笔;④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⑤专用橡皮;⑥削铅笔刀;⑦作图文具(直尺、圆规、三角板)。
严禁携带各种通信工具等电子产品,家长需提醒考生在考前一天,将所有可以带入场的用品清点好装在透明文件袋里,尽量不要出现遗漏的情况,但如果在考场中发现忘带所需文具,应及时向监考老师请求帮助。
二、考生应该如何对待信息条码?
考生应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写画,对监考教师粘贴的条形码应认真核对,若发现条形码上所打印的姓名、座位号与考生本人不符,应立即举手报告。
三、准备什么样的橡皮好用?
橡皮的最大作用在于填涂答题卡需要修改时,所以应选择哪种能够轻轻地把浓度较深的2B铅笔的印迹擦去的橡皮为宜,最好选用软硬适中、擦净效果好的橡皮修改填涂点,避免读卡机出现误读的情况发生。
四、浏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开始时一般是提前5分钟发卷,答题开始前考生应首先把整个考卷浏览一遍,对题目难度、题量、题型、答题要求、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浏览全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熟悉的不要过分狂喜,发现自己不会的也不要过分紧张,要保持镇定的心态。
五、全面检查,该得的不丢分
在全部题目做完之后,或者还有少数题目实在做不出来,在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对已经做出的题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答案的计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有错误,答案的内容是否完整,要点是否突出,阐述是否清晰,选择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机读卡的填涂是否正确,题号与答案是否有错位的现象等等。全部试题答案检查完毕后,还应该检查一下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的填写情况。
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用品等,如有需要,必须举手请示监考教师。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内的规定,不吸烟、不喧哗,不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暗号,不夹带,不旁窥、抄袭或有意让别人抄袭,不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
考生如有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监考老师有权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记入违反诚信考试电子档案。
高三家长:考生最佳食谱,考前怎么吃?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考生紧张备考时,考生家长比考生更紧张,在饮食上想做到尽善尽美。可是,有些家长制定的高考食谱却存在误区,如果大鱼大肉摄入过多,将会影响主食的摄入量,主食含有碳水化合物,它是大脑主要的能量来源,摄取过少,考生易产生疲倦感。如何安排正确的高考饮食?有关营养专家给出了以下八条建议:
主食以谷类为主,适当吃些燕麦片、杂粮和薯类。目的是补充足量的糖类,保证大脑的能源供给。高中生每日谷类参考摄入量300-500g。
副食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坚果。如鱼、畜禽肉、蛋类等,每日约200g,海鱼富含DHA,可以提高大脑功能。食用动物肝脏、鱼类、红肉、橙黄色蔬菜等食物对缓解眼睛疲劳有很多益处;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每日饮奶每日饮奶约250ml,维持血钙的稳定,保证情绪的稳定。
科学的烹调烹调以清淡为主,尽量少用油炸、烘烤的烹调方法。
合理安排餐次一日三餐,早餐吃好,午餐丰富,晚餐要清淡易消化。有些学生晚上复习时间长,可适当增加一点晚餐。
合理补充水分水的补充宜少量多次,切忌暴饮,尤其不宜过多冷饮。除了正常饮水外,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营养饮料,如酸奶、绿豆汤、鲜果汁等。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只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做到平衡营养,就不必进食补品补药,更不应胡乱服用药品或补品。
调整好心态此时家长不宜太多过问有关学习事宜,有时家长的“关心”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高考两天不要突然改变考生的食谱事实上,考前改变孩子口味是大忌,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肠道不耐受,导致腹泻、腹胀甚至食物过敏。
高考提示:家长该为孩子填报志愿做准备
高考临近,在考生忙于备战高考的同时,高三生父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着手帮孩子准备填报志愿。
有关专家介绍,高考成绩是关键,但能否考上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考志愿填报是否科学。父母如果把高考志愿填报准备工作提前,对孩子科学填报志愿会很有帮助。从现在起,高三生父母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主动收集政策信息
目前,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招生、保送生、艺术类等招生政策已发布。高三生父母要帮孩子收集特殊类型的招生信息,重点了解录取原则、志愿填报要求等。根据往年经验,不少考生参加了多所高校特殊类型考试,并获得多所院校给予的相关类型考试资格优惠政策,但很多院校特殊类型招生要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这就要求父母仔细了解不同院校相关要求,结合孩子具体情况,合理、科学报考。
提前筛选目标高校
面对众多招生院校,怎样挑选出适合孩子的呢?高三生父母要注意的是,并非全国高校都会在每个省、市招生,不用了解所有学校,只要关注那些在本地招生的院校信息即可。
高三生父母可根据孩子的成绩,有选择地重点了解某一批次的院校。比如,孩子的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可以着重关注一本院校,孩子的成绩在二本线,就可以着重关注二本院校。
父母如果想更精细地提前筛选出志愿高校,就要结合《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表》(大厚本)等材料为孩子进一步筛选。这些资料一般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出版。
深入了解专业特点
在填报志愿时,专业的选择也是重要一环。什么专业最好?孩子适合报哪个专业?
其实,专业不分好的和差的,只有适合与否。考生自己喜欢、考得上、学得好,就是最理想的。父母帮孩子选择专业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考虑,要因人而异。有些父母选择专业时,只是从专业的名称去理解,这样考虑比较片面。父母需要了解专业的内涵、开设的课程等。有些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所学课程、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及时了解体检结果
高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除了取决于高考成绩、高考志愿外,身体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录取时,不同专业依其性质和特点,会对考生的身体状况提出不同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把自身身体状况与所报志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