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人文*历史总第2506期 >2013-05-05编印

地下尖兵 革命功臣
——记解放太原的革命功臣王振声同志
刊发日期:2013-05-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王振声口述啜希忱整理
  王振声同志于1920年农历八月初八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西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张玉琮。他幼年时家里很穷,为生活所迫,父亲在他刚四岁时离家出走,去闯关东另谋生计。父亲走后,家里更加困难,母亲也被迫改嫁到文水县宝解村落户。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烧。十七岁的张玉琮瞒着母亲秘密参加了村里的抗日活动。1938年秋,文水地下党组织根据张玉琮本人的要求和他平时对敌斗争的表现,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积极参加地下党的抗日活动。站岗、放哨、送情报、捉汉奸等,表现得机智勇敢。1940年春,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培养他,把他派到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第一批党员培训班学习。在三个多月的培训期间,王振声不仅学习党的抗日政策方针、革命理论和文化知识,还学到了如何在敌占区开展地下抗日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党训班结束后,张玉琮回到村里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发展党员,组织党员和民兵、妇女开展各种抗日活动,把地下抗日工作开展得十分活跃。受到文水县委的表扬。
  由于张玉琮地下抗日工作搞得出色,1942年,党组织命他担任了该区的区委书记,当年他才22岁。他担任区委书记后,工作更加积极吃苦,发动群众、收集情报,多次配合八路军武工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割电线、炸据点、断交通、杀汉奸、破坏敌人的军事设施等,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游击队打击敌人的抗日活动。
  有一次,他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在中义村召开区委会议时,被汉奸发现,报告了日本鬼子,他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大家向西山转移,他自己却留下来把文件烧掉,处理完善好事务后,鬼子已进了村,为了掩护同志们安全转移,他没有立即向西山转移,而且朝相反的方向突围,他凭借对村里的地形熟悉,机智地躲过敌人的搜捕,使敌人扑了空。
  还有一次,他接到县委的指示,到文水县城党的地下交通站接头。当他接受了新的任务准备出城回村时,发现后面有人跟踪。原来是有个汉奸认出了他,在紧急情况下,他加快脚步,穿街入巷,躲到一条小巷内,谁知这是一条死胡同,他急忙跑进一个院子里,躲在门扇后面,掏出手枪,一旦汉奸进门,他将坚决痛击。很快那汉奸也进了小巷,在巷内东张西望,看了看没有发现人影就匆匆忙忙走了。王振声急忙跑出小巷,混出县城,紧张的心才算放平了。
  1942年秋冬时候,上级党组织指派张玉琮去延安向中央组织部汇报农村党组织如何开展地下斗争的工作情况,并留在中央党校学习二十多天,还见到了党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当时,组织上根据他从事地下工作的需要出发,把他的名字张玉琮化名为王振声。他从延安回来后,党组织根据当时工作实际情况,让他除了继续担任三区区委书记,还要他兼任四区的区委书记,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关键时刻,敌人对晋中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实施“三光”政策,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汾曲村党组织中有人叛变充当了敌人的帮凶。王振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到家中,被日本鬼子和阎匪军包围,不幸被捕入狱。
  在狱中,王振声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表现得非常坚强,没有向敌人吐露半点消息。在狱中有个看守是他的远方亲戚,多亏亲戚的关照下,他没有受太多折磨。20多天以后的一个夜晚,八路军突袭文水县城,把他从狱中解救出来。王振声出狱后才知道,就在他被捕的第三天,八路军的地下锄奸队就把出卖他的汉奸叛徒镇压了。这年秋季,党组织派他到地区干部训练队学习了一个月,期间,组织上对他被捕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了解,肯定了他在狱中的表现是经受了一个真正共产党的考验。
  抗战胜利后,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王振声在党的地方工作中积极带头,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在晋中战役和解放太原的战役中,被评为支前模范,被选为解放太原战役中的革命功臣,戴上大红花立功受奖。
  1948年,徐沟解放后,地委组织部长梁树坛让他留在徐沟工作。他先后担任徐沟县第一任供销社主任、工商科科长、徐沟西区区长等职务。1952年,清源、徐沟合并之后,他担任清徐县粮食局首任局长,1958年在省委党校学习四年,1962年担任县商业局局长,1980年从县水利局退休。
  王振声因他在1943年曾经被捕入狱一事,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和其他老干部一样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把一个1938年入党、具有70多年党龄的老革命干部视为阶级敌人,甚至有些人给他戴上“叛徒”的帽子。多年以来,王振声以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工作。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表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贵品质。
  王振声今年已经93岁高龄了,心态平和,身体硬朗,每天坚持健身锻炼。当笔者采访他时,他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休后政府每月给我花不完的钱,每当我想起过去的风雨时代,想起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我真是太幸运了,也太幸福了。”我衷心祝愿他老人家晚年幸福、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