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周末*人物总第2504期 >2013-04-28编印

“快乐人”的别样生活
——记王夏生和他的艺术世界
刊发日期:2013-04-28 阅读次数: 作者:苗志崇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男人四十一枝花”,这句话仿佛是为王夏生量身定做的,这个刚刚年届不惑的汉子,在这个人生最丰满的年龄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野到舞台、从乡村小巷到网络世界的艰难跋涉,华丽丽地拉开了自己“戏剧”般人生的又一道帷幕,在耀眼的灯光里、在观众目光的注视中、在网络粉丝的簇拥下,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如今的王夏生,也拥有了属于自己小小的明星光环,但与那些“破茧成蝶”的星们成名前后幡然两重天的感受不同,夏生的人世旅途中始终洒满了歌声与欢笑。现在,不过是有了更加专业的舞台,有了越来越多观众,而夏生的歌声,一如既往的深情、投入,仿佛还带着少年做豆腐时的淋漓汗水,仿佛还带着自己收藏室内隽永悠长的韵味,无论是他的歌、还是他的人,都让人品味不尽……
  清徐三“王”
  今年四十二岁的王夏生是我县柳杜乡常丰村人,人生经历颇为奇特,有朋友戏称其为清徐三“王”,豆腐“王”、收藏“王”、民歌“王”。此三“王”,虽非王者之“王”,却每一个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向上的活力。了解了三“王”的来历,也就算走进了王夏生的艺术世界。
  夏生十六岁初中毕业,就开始学做豆腐,从一开始一个人的家庭作坊,到后来六七个佣工,日产豆腐、豆腐干千余斤的小型豆制品加工厂,夏生一干就干了二十一年。每天起早贪黑、走街串巷的同时,他也忘不了自己的爱好,推着豆腐车儿来到街上,一嗓子就从街头响到了街尾。人们爱吃夏生的豆腐,更爱听他唱歌。二十多年的豆腐生涯,夏生的歌声传遍了周边村落,豆腐卖到哪里,夏生的歌就唱到哪里,朋友伙计们说,“听夏生唱歌,美‘塌了’!”夏生吹、拉、弹、唱、口技的“十八般武艺”也在每日俱增的豆腐买卖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优美。
  收藏是夏生小学时候就感兴趣的,豆腐卖好了,歌也唱美了。“不务正业”的王夏生又盯上了收藏,这里扔着个罐子、哪儿丢着个马灯,夏生总要掏钱买下来。他的藏品中最大的是一副带着木质框架、两米见方的华国锋油画像。3间小屋陈列室里,收藏品放得满满当当,全是他二十多年来收藏的物件,扑克牌铺了两床、酒瓶放了两个酒柜、带喜字的瓷瓶放了三层、各种各样的老农具摆放了一地、陈列室一角高低错落的各种油灯……种类极其繁多。其实夏生不是很懂收藏,但是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物件被风吹日晒雨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或许是骨子里对于文化的天生亲近感,或许是对于这些珍贵或不珍贵器物的怜悯,这么多年,他收藏了四万余件藏品。他收藏了这些落魄民间的“落难儿”,这些“落难儿”也在同时丰富着夏生的精神世界。收藏与唱歌,一个是含蓄内敛的积淀,一个是纵情的表达,两者在夏生的艺术世界里兼容并蓄,显得如此默契。
  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歌手,自有他独特的魅力,夏生音域浑厚、音质优美,流行歌曲、美声、民歌都能拿得起来,但他偏爱民歌。《大红公鸡毛腿腿》、《走绛州》、《新货郎》、《俺是农民》等民歌是夏生的最爱,这些传统口味的歌曲在他口中往往能演绎出别样风情。近年来,夏生还原创了《我是快乐人》、《我的新娘在草原》、《网络有真情》等歌曲。或许,看了那些藏品,看了那些原创,会对他的歌声、对他这个人了解得更多一些吧。
  网络“快乐人”
  五六年前,夏生偶然接触电脑,神奇的网络像是潘多拉魔盒,为他打开了通向另外一个世界的窗口。短短几年中,51VV视频社区、新浪SHOW、呱呱视频社区等网络知名演艺平台,吹来了清新的山西田野风,“快乐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网络各个大型晚会的特约嘉宾席位。网络成了夏生尽情飞舞的广阔天空,成就了他非同一般的精彩。从此,清徐少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寻常生意人,中国却多了一个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山西特色歌手。
  2009年王夏生参加山西省首届网络歌手大赛,荣获冠军。2010年元旦,经过层层选拔赛后,夏生参加了新浪SHOW在上海举办的现场直播元旦晚会;4月,王夏生参加了由易宝支付、新浪SHOW、56视频网、MVBOX四家网站联合举办的网络首届规模最大,参与选手最多(4200人)的“K歌之王就是我”的K歌大赛,荣获大赛三等奖;7月参加了中国第六届七夕情人节开幕式晚会;8月获得了全国农民歌手大赛的优秀奖。2011年4月参加了长治首届《大众原创歌曲》演唱会;6月参加呱呱视频社区举办的“我要上电视”歌手大赛,被黑龙江电视台选中,呱呱视频社区选送去哈尔滨参加现场比赛录制,以最高分获得冠军;7月,被呱呱视频社区选送参加了陕西电视台《巅峰60秒》的比赛获得第二名;9月山西卫视中博会民歌大联欢、全国六省民歌王即民歌达人在山西卫视10月1号晚上播出了盛大晚会,王夏生也同各位明星共同参与了演出;参加了太原电视台历时5个月举办,参与人数上万的魅力红歌赛的比赛,经过层层角逐,成为最大魅力奖的获得者;11月30日被浙江卫视邀请到杭州参加了与潘长江老师的同台演出;12月6日被呱呱视频社区推荐,参加了天津电视台与韩国歌手李惠美《音乐high》节目的录制。2012年1月9日参加了山西电视台幸福家庭春晚节目录制;4月21日参加了太原海棠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盛典……
  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农民歌手,王夏生的事迹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农民日报》、《山西农民报》、《山西新闻网》、《呱呱网》、都市110《发现》栏目、新浪网、三晋热线网、《三晋民生》、《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媒体做过多次的采访报道。
  收获还不仅于此,2011年,清徐农民王夏生被选为《大众原创歌曲》杂志封面人物。同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由中国国际集邮网联合国家邮政、中铁通、电信造币等部门特别制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珍藏邮册,珍藏邮册的邮票、电话卡又选用了王夏生的照片,并全国发行。
  民间艺术“保护神”
  传统文化是夏生割舍不去的情结,传承了数百年的常丰村皮影艺术,进入当代,在现代娱乐传媒的冲击下渐渐式微。眼看着青黄不接,王夏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担当了保护传承这项民间艺术财富的重任。2010年,王夏生等人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常丰皮影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他们便开始了对这项艺术的改革创新,把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注入到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中。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皮影艺术是集民间美术、民间剪纸、民间戏曲、民间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人物形象是靠民间老艺人对人物形象的意念化和夸张化用牛皮作原料,经过选皮,制皮,稿,过稿画,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制作而成的。
  工艺繁琐复杂、艺术表现力差,如何能适应现代娱乐形势?王夏生、王锁林等人,对皮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用透明塑料替代传统的牛皮工艺,在舞台表演中加入了现代舞美、灯光等效果。沿袭了几百年的黑白影像变成彩色的了,舞台表现更加生动鲜活了。在此基础上,王夏生等人还在传统剧本对白中加入了现代元素,增加了趣味性和教育内涵。虽然目前演出仅二十余场,步履维艰,但毕竟让这个在现代艺术潮流中被冷落了、冻僵了的古老艺术重新复活了……
  除了对皮影艺术进行保护之外,夏生更注重紧跟现代娱乐潮流,以现代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古老的文化艺术进行宣传保护。作为一个演艺圈里多面手,近几年来,他还创作并演出了莲花落《夸清徐》、《十八大精神暖人心》等文艺作品,参与制作《清徐Style》,目前,以醋为主题的微电影正在他的组织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创作……
  生在清徐这片历史深厚、文化丰富的厚壤,“王夏生现象”并非偶然。而他,也在热情生活的同时,努力回报着这块赋予他才华和灵感的土地。夏生有很多无形名片,如“快乐人”、“K歌王”、“大活宝歌手”、“活济公”……虽然每一个都是真实的夏生,但却不是全面的,只有当你走近他、感受他,你才能够发现他的丰富和细腻,这是一个现代农民的别样人生,这是生活真谛的艺术诠释——我们生活在他快乐的歌声里,他生活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