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免费安装要收“配件费”,空调安装要收“管线费”,平板电视安装要收“挂件费”……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都遇到过商家说安装免费,可在安装时又要收取高额“零件费”的情况。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家电行业利润的日益透明,不少厂家纷纷在零配件上做文章,安装家电时“二次收费”已成为家电行业通用的潜规则。
消费者:原来免费要收费
日前,家住育青苑小区的梁女士最近新房装修,她购买了一台品牌热水器、一台品牌液晶电视。付款时商家承诺免费安装。第二天,商家就把货送到了家中,但是在安装时却出现了分歧。该品牌的安装人员告诉她,热水器要在墙上打孔,难度大,需要收费60元,同时安装热水器还要两个阀门、两根水管等材料,热水器自带的塑料配件质量一般,安全性能差,如需换取好质量的配件,需另付165元的配件费。安装液晶电视时,梁女士要求把电视机挂到墙上。安装工则表明需再收取200元的挂架费。“不是说安装免费吗,结果前前后后又额外支付了近500元的安装费。”梁女士表示十分不理解,致电该品牌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的答复是安装确实是免费的,但是安装时所需的零配件并未随物搭配,需消费者额外购买。“这件事确实让人窝火,特别是我去建材市场了解到,一样的东西,市场上买便宜一半多。”梁女士说。
厂商:“二次收费”是商家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整批”、“零售”是厂家和安装公司在配件销售中获利的模式。即家电制造商把上门安装业务外包出去,制造商或家电零售商只向外包公司支付免费上门安装的劳务费。同时,厂家提供的品牌配件已事先批售给家电零售商或安装公司,这些在家电包装以外的配件材料使用费,则由安装公司在安装过程中“零售”给消费者。厂家和安装公司均获得了不少利润。
一家电零售商家向记者“吐槽”,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像电视支架、底座成本也在增加,厂家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所以就摊到了消费者的身上。“目前有些家电的安装配件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家电本身。”
该人士对配件收取费用一事直言不讳,“现在家电的价格战从实体店延伸到网络商城,销售利润薄,加上现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多数商场不敢在售价上轻易提价,只能通过安装途径,把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家电商场推出的免费安装服务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商家自己组织人员上门安装;二是商家将该业务外包给他人或者修理店;三是由经营者自己提供安装服务。据了解,在我县除几家大型或连锁商场外,多数经销商将安装业务外包给服务公司,他们只需向外包者支付一定的劳务费,安装时所收取的费用则由外包公司向消费者收取。
消协:应事先告知
针对免费安装暗藏“二次消费”的潜规则,县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厂商销售人员若是没有提前告知需要收费的,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要是在安装时强制要求购买厂家配件,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近几年,家电服务成为节日投诉的重点,特别集中在售后服务额外配件的收费问题上。”消协工作人员称,目前,我国对于家电安装收费问题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家电安装二次收费,尚处于监管空白中。但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企业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厂商所提供的商品,应当具备能够正常使用各种条件为前提,并具有质量、性能、用途等功效,并且要将收费项目明确告知消费者。
消协部门提醒消费者,安装时商家若不提前告知,消费者有权对“二次收费”说不。当商家的收费离谱时,消费者有权使用自己购买的质量合格的配件,并且商家不得强制消费。如果消费者自行购买配件安装,商家的售后安装服务和产品“三包”服务不能因此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