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往事*漫溢总第2493期 >2013-03-31编印

怀念岳父———陈华
刊发日期:2013-03-31 阅读次数: 作者:庞守礼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岳父陈华,是我最尊敬的革命老前辈。他原名陈元善,陈华这个名字是因革命工作需要,经组织给他取的。他生于1911年,故于1975年,是太原市晋源区姚村乡蚕石村人。
  岳父于1935年毕业于太原阳兴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革命先锋队”。中学毕业后,在当小学教员期间,他靠近地下党组织,1936年,加入了以薄一波为主要领导的山西牺盟会主办的军政干部训练办。在1937年4月,岳父参加秘密会议被阎锡山特务发现后被捕。经薄一波、程有光等领导同志的全力营救才被释放。由于他已暴露,为了安全,地下党组织便将他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十四队学习。抗大毕业后,组织上于1938年初将他派回山西工作。同年三月,经太原战动总会分会主任肖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太原县最早发展的第一批党员。
  在延安抗大深造期间,岳父有幸见到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很多中央首长,常常聆听首长教诲,使他的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对敌斗争觉悟都有了很大提高。
  1938年以来,岳父陈华在清、太、徐、交城、文水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先后任抗日政府区长、区委书记、牺盟会特派员、代县长、抗联主任等职。他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从建立抗日政权、发展地方抗日武装、筹集抗日物资、带领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等方面,为党、为革命出生入死,顽强抗争,为打倒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他一起战斗过的老前辈有很多,如薄一波、华国锋、李奎年、朱平山、任悟僧、韩忠、王邦秀、肖靖、张云、常耀武、廖步云、牛奎、赵向荣、赵成等。
  人民赞颂他号称“山西王”
  由于他对敌斗争顽强,日伪对他又恨又怕。他常常在夜晚单枪匹马深入到日伪占领的城镇中,除汉奸、铲恶霸。日伪军中对平常做坏事多的人常常这样说:你小子不要坏,迟早是陈华的菜。所以他也成了日伪最主要想铲除掉的眼中钉。
  为了躲避敌人的抓捕,不仅他个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连他的妻子王福荣、女儿陈爱兰、儿子陈犁平等也是有家不能回。在深山野林中东躲一天西藏一晚,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
  日伪布罗网墓中去躲藏
  由于岳父对日伪斗争坚强勇敢,又机智灵活,经常给敌人致命打击,敌人派出很多密探和汉奸对他经常活动的场所进行搜捕。敌人对他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次他被敌人发现并围困,他机智地藏在一个墓穴中整一天两宿,和墓中死人相伴。由于墓中死尸早已腐烂,臭气大得使人几乎窒息。在这期间,他水米未沾,饥渴难耐。在后半夜他从墓穴中出来,偷偷摸到岳父家想找点吃的,结果岳母给他做的饭还未熟,就被暗中监视的敌人发现了。他趁着黑暗,冲破敌人追捕脱险跑掉了,而年仅40余岁的岳母却被敌人抓走了。
  得了伤寒病养病芦苇中
  大约在1940年左右,岳父陈华在交城、文水等地进行抗日活动,不幸得了伤寒病,高烧近40度,昏迷不醒,生命垂危。而这时日伪每天都在进行着扫荡和对抗日人员的抓捕。为了不使他被敌人抓住,老百姓只好把正在发着高烧的他藏在野地的芦苇中养病。约三四天,他不仅没有接受到药物治疗,还要忍受着饥饿。多亏老百姓躲过敌人的监视,暗中送水送饭,才使他活了下来。
  亲人被杀害死得很悲壮
  当时,由于日伪对岳父和抗日干部恨得要命,就是对抗日干部家属也不放过。由于汉奸告密,岳父陈华的亲生母亲和岳母先后被敌人抓住。敌人用坐老虎凳和灌辣椒水等各种大刑摧残逼迫他们说出我岳父活动的确切地点,并要他们劝我岳父向敌人投降,否则就杀死她们。然而两位老人宁死不屈,始终未向敌人透露任何一点信息。杀人不眨眼的敌人为了泄愤,活生生地将两位老人折磨致死。
  人在洞中藏狼在洞口嚎
  在抗日很长一段时期,敌强我弱。抗日武装和军民主要靠游击战术来打击敌人。为了抗日干部家属不再受到敌人的迫害,岳父一家只能跟随抗日政府和抗日武装到处转移和躲藏,过着有家不能回的生活。据我的爱妻陈爱兰讲:在1940年,当时她只有5岁,日伪大队人马进行扫荡,他和母亲、弟弟躲在交城一个不足四五米的山洞内三四天。期间不仅水米未沾,到了晚上,人在洞里藏,狼在洞口嚎。有时一两只,有时三四只,一边叫,一边用爪子抓洞口的破门。门一旦被狼抓破,洞中的老小就只能葬身狼腹了。
  日本投降后内战又发生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后,全国人民欢天喜地地庆贺,总算不用再做亡国奴了,总算能安居乐业地生活了。然而想不到的是,抗日不抵抗、躲在大后方的蒋介石这时出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发动了持续三年的内战。岳父陈华又带领地方武装与蒋阎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如在文水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士家乡,他直接组织领导刘胡兰等群众对蒋、阎匪军斗争。
  爱妻陈爱兰对我说,当时她和母亲就住在云周西村,故和刘胡兰交往密切,年龄也相仿,常和刘胡兰一同参加父亲组织的支援前线等各种会议和活动,直到全国解放。
  1948年清、太、徐、交城、文水等地解放,岳父陈华在徐沟县担任了县领导,他们才在徐沟定居下来,有了一个固定的家。据后来成为我爱妻的陈爱兰讲,大约在1952年,当时她已18岁,才开始在徐沟和六、七岁的娃娃在一起上小学。
  我在怀念爱妻中有这样一段言语:爱妻童年很酸辛,日伪军政如狼虫,由于父亲干革命,两个亲人被杀身。有家不能进家门,涂山野林去逃生。饥寒交迫实难忍,鬼子和狼一样狠。人间苦难全吃尽,家仇国恨牢记心。家乡解放庆余生。十八才进小学门,父亲对她影响深。有缘与我结良缘,五十三年伴我行。心地善良人出众,爱党爱国不忘本。勤劳简朴过光景,善待爹妈很孝顺。弟妹冷暖常挂心,一心一意育后人。两代儿孙费尽心,红色精神照儿孙。我虽跟党60春,不如老妻有善心。老妻一生最有功,优良品德传后人。人间少有好女性,只求来生再相跟。
  全国解放后,岳父陈华放下枪杆,又投入到祖国四化建设中。在工农业和电业建设发展上也为革命做出不少贡献,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最尊敬的岳父老前辈,和所有离开我们而去的亲人们,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