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大地复苏,既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也是防疫的关键时期。强化免疫、检疫、消毒和饲养管理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是春季防控工作的重点。其中做好免疫工作,提高畜禽的自身抵抗力是防止动物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为了保证免疫工作质量,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要适时防疫。在动物膘情较好,身体各方面机能稳定时搞防疫。春季气温回升,搞动物疫病预防工作时,应选择在阳光明媚、气温稳定的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个阶段。
二要做好疫苗检查。从正规渠道获取疫苗,而且疫苗使用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时间、保存方法等。凡瓶子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形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
三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注射部位要准确,按规定部位注射。疫苗现用现配,配制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完毕,已稀释或打开的疫苗必须2小时内用完。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冰冻等环境,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严格控制剂量。注射疫苗时,剂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使动物反应加剧,剂量过小则达不到免疫效果;要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用量注射。
四要减少应激反应。防疫员要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一旦发现接种动物过敏,要及时救治。必要时在搞免疫预防前2到3天,在动物日粮中加入适量的电解多维或黄芪多糖添加剂,可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减少应激反应。动物免疫前后至少4天内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干扰素和抗生素,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五要做好免疫记录。建立免疫档案,做好疫苗免疫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动物的品种、年龄、疫苗的来源、批次、接种时间等。
六要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动物免疫有效。接种疫苗后,动物产生的免疫效果,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免疫动物群体,要有计划、按比例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特别要对防疫意识不强、或非专业免疫技术人员免疫的动物群体、以及实行自免的场(户),应在接种疫苗后30天左右进行一次抗体检测,发现免疫效果不合格的要立即整改补免,保证免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