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整整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考试之后,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最开心的时光——寒假。有的孩子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假期生活:上网、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总之妈妈曾经严防死守的那些东西一定要在假期里玩个痛快。有些家长也早早做了计划,补习班、冬令营、春节外出旅游……一定要利用假期让孩子多学些东西。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同时也是做家长最头疼的日子,那么这个寒假到底该怎么过?上周,记者就此走访了一些老师、家长和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建议,或许对家长和孩子们在制订寒假计划时有所帮助……
家长篇
寒假前夕,家住湖东南二街的王女士马不停蹄地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英语补习班、绘画补习班和语言表演补习班,尽管孩子才上小学一年级,但王女士依然将孩子假期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她说:“现在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稍不留神就会被同龄人甩到身后,还是趁着假期的时间多给孩子充充电,多一门特长将来总会占点优势的。再说,孩子放假了,大人还得上班,总不能天天带着他们上单位吧?报几个兴趣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点什么,另一方面,总算有个收留孩子的地方。”
笔者以为,在孩子如何过寒假这件事上,每个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也要分不同的年龄段。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还可以让家长来“安排”寒假生活,但是对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和孩子“商量”寒假要如何过,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如果孩子确实有兴趣,就可以;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或感觉压力太大,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意见要有所考虑。另外,即使家长为孩子报了补习班、特长班或冬令营,但这些并非寒假的全部,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帮孩子报了这些班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陪孩子阅读一些书籍,跟孩子一起做做户外运动,带孩子去看演出或电影,或是在家里教孩子做饭,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万不可将孩子丢在家里,让电脑做“保姆”,这样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很不利,应多与孩子互动,细化到生活之中,这样孩子的假期才过得更有意义。
学生篇
“周一窝在沙发看电视,周二做一天寒假作业,周三上网打打游戏,周四么,出去与处得来的同学疯玩一天……”这是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甜甜的“寒假计划”,她说,临近期末考试时,老师们一天一张卷子让学生做,测验分数下来不过关者还会遭遇老师的“问责”与“惩罚”,好不容易考完了,心头的压力终于能够得以释放了,所以,就想轻轻松松过一个快乐寒假。
甜甜的寒假计划代表了一大部分孩子的愿望,但是,轻松度假不等于上网看电视打游戏。同样上五年级的学生童童却有自己的打算:“我爷爷的字写得很好,放假了我要跟上爷爷练书法。另外,县图书馆招聘小小图书管理员,我妈妈已经给我报了名。做个图书管理员,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为人处事能力,闲暇了还可以读读喜爱的书籍,我很憧憬这样的活动。”
是的,假期本身就是一个轻松的日子,孩子就应该以休息为主,如果家长在假期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甚至比平时上学时还紧张,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寒假里,孩子们除了要温习功课、完成学校发的寒假作业外,适当地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其假期生活。另外,孩子们平常学习紧张,休息了有时间陪陪长辈,长幼之间可以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爬山、散步、逛街等,有条件的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读读书,参加一些游戏活动,不仅陶冶了情操,还增进了亲情。
教师篇
“我不太主张家长们在假期里给孩子们报多少班来增加他们的‘兴趣’,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有兴趣才去上,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硬逼着去上,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么这个班不仅报得没有意义,反而适得其反。”县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县子弟二校几位老师也认为,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放假时,学校也给他们布置了足够的作业来巩固功课,孩子们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在上学期做错的题都收集起来,对症下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还可以进行适当的预习,了解一下下学期会学些什么内容,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准备。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之余,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发展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比如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社会活动。
另外,每年寒假前,学校都会做假前教育,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也要“以预防为主”,重点做好“三防工作”,一是防事故。主要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和其他意外伤害事故。如横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不跨越栏杆;正确操作电器,保证用电安全;二是防火、防水、防气。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等存在的隐患,如不在有易燃物处使用明火,不抽烟,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到野外山塘水库戏水等等。三是防盗、防拐、防骗。教育孩子们外出要保护好自己的贵重钱物,出门必须给家长讲清楚时间、地点等,外出旅行不乘座无牌照和超载客车,不和陌生人一起就餐等,保证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