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文化*悦读总第2468期 >2013-01-27编印

打造一副清徐文化的多米诺骨牌
——访百米长卷作者、清徐籍书画家郭宝维先生
刊发日期:2013-01-27 阅读次数: 作者:张月英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值此我县荣获“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之际,记者再次走访了这位对文化事业热爱至深、对故乡清徐热爱至深的文艺界老前辈——原晋祠文物研究所所长、太原市连任多年的老政协委员、百米长卷《神州万里图》作者、清徐籍书画家郭宝维先生,诚恳征集对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旨在发挥本报“桥梁纽带”作用,弘扬“智慧清徐”海纳百川之老传统,与大家一起采撷那朵朵潮头浪花,为我县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集思广益……
  
  记者:郭老,值此我县荣获“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之际,您作为一位在省城文化界颇有名望的前辈,有何感想与体会,您能给我们说说吗?
  郭老:首先对咱县荣获“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表示祝贺,同时也对咱县一直以来对我们这些清徐籍文化界人士的重视表示感谢。去年,在县委、县政府、县报社、电视台、文联、清徐中学等故乡许多新老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古稀之年的我,在清徐举办了两次非常隆重的《郭宝维百米山水画长卷》展览。“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说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使人有种“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感慨。我本人颇感受宠若惊,再次为故乡清徐对我的厚爱深表感谢。
  作为一名清徐人,由于长年在外,虽然对故乡颇为关注,毕竟身在异乡认识局限,然而还是想谈谈我的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吧。
  记者:对于咱县这座“文化名城”的建设发展,您有何好的想法与思路?您认为清徐的文化自信源自哪里?
  郭老:清徐人民需精心打造一副自己的文化多米诺骨牌。精确、而且牵一发动全身,要充分准备,精确计算,在宏观顶层设计的同时,微观从最基础着手,要强化我们文化强县的全民意识。我们清徐县,是罗贯中故里,清源名称也来自于平泉自流水的原生态“注册”。清徐是一块风水宝地,古人有“晋祠有一干,清源有一淹”的说法,似乎有点夸张,但是,晋祠的确水位下降20米,而我们平泉的水却能再次自然流出来,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清徐大有希望,文化清徐脉相兴旺。
  记者:如何使清徐的文脉得以长远的延伸与弘扬,请郭老一并谈谈您的想法?
  郭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实践是关键,让每一个清徐人都改变旁观者、看热闹的角色,热火朝天投身其中。我们的报纸、电视、网络,全都敞开窗口、广纳良言,从而取得全民皆师、草木皆兵的立体效应,清徐的文化大潮将更加势不可挡。
  记者:您认为我们有几张核心的历史文化品牌,当如何打造?
  郭老:我能想到的主要是醋文化、葡萄文化、三国城文化的盘活。品牌催生文化,文化托举品牌。比如我们的醋文化品牌要强强合作,紫林、东湖、水塔等握成拳头,联合出击,避免可能产生的窝里斗带来的自我削弱?东湖边的水阁楼既然是我们清徐县的标识,它的功能可以更扩大更多元。再如,我们古老的清徐露酒厂、葡萄酒厂,其葡萄文化、酒文化当尽快收集,以免更多被流失;再比如我们的西边山生态旅游文化,可参考花果山、庞泉沟、九寨沟方向发展,可确立百年绿化计划,努力实现我们自己的“长计划短安排”,为清徐未来的发展夯实文化基础。
  再说我们的三国城,几乎与无锡影视城同时起步,而今却迥然不同。我们可以将罗贯中文化,关公文化,三国城联系起来,多角度,大范围地做一个比较宏伟的大策划,使之有大的影响力。赵本山的电视剧,一部虚构的《龙泉山庄》,居然成为真的红红火火的旅游景点,我们的平泉,我们的葡峰山庄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更需要增加文化内涵,走上更大舞台……
  记者:您认为我们有几张关键的现代文化品牌,如何打造?
  郭老:清徐可通过举办“爱我清徐”系列活动,使初见成效的节庆文化满面开花。可通过“感动清徐“、“美丽清徐”、“活力清徐”等系列活动推出系列节庆文化;可打造诗歌清徐,图画清徐,戏剧清徐,醋都清徐、葡乡清徐,舌尖上的美味清徐,展现清徐多方位文化。
  “活力清徐”。如举办诗歌朗诵会,音乐演唱会、文艺表演会,书画展销会,民间小吃会,体育运动会,演讲会,人才选拔评比会,比武会展示活力,可通过歌咏节、舞蹈节、风筝节丰富文化。
  “美丽清徐”。如葡萄节、菊花节、荷花节、迎春花节、君子兰节、玫瑰花节、服装节、化妆节、民俗文化节、花灯节、社火焰火节、传统祭祀节、丰收节、登高节、老人节、妇女儿童节、情人节、愚人节、罗贯中节、关公文化节、清徐狂欢节,甚至发起别具一格的泼水节、萝卜节、葡萄酒节、水塔紫林东湖醋节、美锦节、植树节、楹联节、擂台比赛、河灯节、孔明灯节、环城跑步节、各行各业成果展示节,人民警察节、人民好干部节、模范家庭、优秀教师节、美好家园、绿色生态节,甚至免费交通日,清徐博爱日……我们的白石河滩可成为“欢乐谷”,看看我国那些美丽乡村,其实许多恰恰是以不变应万变。福建的土楼、湖南的凤凰城、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等等,都很说明问题。文化在于继承,也在于创造。有我们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成功。“感动清徐,如“清徐十大好人好事,十大文化人、十大企业家、十大好干部、农民、警察、教师……我们清徐县365日,可以每天都成为节日,每天都有好人好事进电视、上报纸,我们不是全国首富,最强,但我们能够最幸福。我们还需发现人才、引进人才,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发掘清徐的文气、人气,拓宽清徐的文脉,人脉,从而打造一副清徐特色的纳米多骨诺文化牌。
  再次想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说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