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文化*悦读总第2462期 >2013-01-13编印

连载长篇-古城春秋
■王 诚 著
刊发日期:2013-01-13 阅读次数: 作者:王诚著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第四十一回人民踊跃支援前线 阎匪残杀无辜百姓
  解放后的清源、徐沟两县人民,为保卫已经取得的革命胜利果实,积极地投入到繁忙而紧张的支前工作之中,为解放军攻占太原做好大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级领导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经过分析,认为清太徐一带处于太原近郊,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这样必然形成你攻过来我打过去的拉锯式的斗争局面。由于敌人鱼肉百姓,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早已失去民心,所以全靠城堡来维持他们的统治。而我方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打天下,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根本用不着城堡,所以拆除城墙有利于我方出入,有利于对敌斗争。因此县政府向清一区征集了上千民工到清源县城拆除清源城墙。群众见我们动员民工拆除城墙,认为我们还是占不长,所以心中未免惶恐不安。
  正当民工们抡锤动斧、紧张而又有秩序地拆除城墙之际,忽然上级又传下命令:“停止拆城墙。”奉刘耀夫县长之令,县政府秘书肖辉到现场向民工们传达了停止拆城墙的命令,并给民工们作了解释:原来估计清太徐是敌我双方争夺之地,但是晋中战役我方胜利后,我方的力量已超过敌人的力量,阎锡山已经大伤元气,只能龟缩太原,坐以待命,根本没有能耐进攻我们了,所以现在已经用不着拆除城墙了。肖秘书的话刚刚说完,民工们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我们胜利了!”、“我们再也不用受阎老头的欺负了!”、“共产党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了云霄。从此以后,人心渐渐稳定,民情大安。
  7月11日(农历六月初五),徐沟县城解放后,我方将缴获的阎匪军从人民手中横征暴敛抢来的数百万斤小麦,经清太徐县政府组织发动,分发给刚刚获得解放的群众,给前方将士加工熟食。于是很快形成村村从县城往回拉小麦,户户人家上碾磨磨白面,人人出力支援晋中前线的动人局面,每天都有数万斤馍馍、烙饼源源不断地集中运往前线,从而使晋中战役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
  晋中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群众又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更加广泛地支援前线。当时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解放后的清、徐两县,以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繁荣市场,促进商品的流通,征粮支前为中心工作。两县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为尽快打败阎锡山反动政权、保卫人民已取得的胜利成果,两县都在八月份就提前超额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夏粮征购任务,保证了太原前线我军的供应。11月中旬,两县又都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分别由县长、武委会主任担任正、副指挥,组织和动员群众,小车推、肩膀扛,往前线运送枪支、弹药、粮食、蔬菜,以及木材、门板、麻袋等供部队修筑工事使用的军需物品。
  12月中旬,后勤部有一批弹药要运往前线,清源县临时调集两千多名民工运送。文、交两县的基干连除各留一排驻防外,其余人员全部担负起了护送的任务。民工从白石口的仁义村取上弹药,由每个民工担两箱,箱中装有炮弹、炸药包、手榴弹和子弹等前线急需品。为躲避敌人飞机的袭击,于是采取了黑夜赶路、白天休息的方法。两千多人浩浩荡荡通过白石沟、翻过西山清源、古交两县区分水岭的老爷岭,进入大川河一道川,顺川前进。民工大多数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年龄较大,体力不强。在伸手不见五指、寒风刺骨的晚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赶路,十分艰苦,但没有一个人扔掉肩头的担子。
  队伍第一天住郭家社,第二天住关头村,第三天晚到古交城南后折向东,于午夜一时左右到达前线阵地河南村。四千多箱弹药,一箱不缺,全部及时地送达我军某部,保证了前线我军的弹药供应。
  刚刚解放时,清源城内死水一滩,由于日寇和阎锡山前后十一年的残暴统治,工商凋敝,农村破产,民不聊生,群众缺衣少食,穷困万分,商店大多倒闭或停止营业,益华葡萄酒厂①也倒闭数月,经理出走,只留下少数看管人员,真是问题成堆,百废待兴。各处都需要去去工作。我方接管人员克服干部少、人手少的种种困难,努力发动群众医治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大力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保护恢复民族工商业,积极繁荣市场,促进流通。经过十几天的整顿恢复,社会治安秩序比较稳定,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逐步展开。七月下旬,部分商店开始开门营业,这年西边山葡萄丰收,水果、蔬菜供应基本满足,人心逐渐安定。县商会筹备的集市贸易也在西门外树林内开办起来。
  七月下旬的一天,集市上几家暴露的摊贩遭到两架敌机机枪的扫射,致三、四个无辜群众受伤。空袭事件发生后,我们对受伤群众进行了积极治疗,同时向群众传授防空知识,动员大家挖防空洞掩体,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七月底的一天午后两点左右,晋中区党委副书记解学恭同志在清源县检查工作,突然一架美制重型轰炸机又来清源袭扰,投下两枚美制重型炸弹,一枚扔到县政府驻地路东偏南(今牌楼街路南百货公司、五金公司院内靠近南门大街处)的一个院内。由于这处院子房屋坚固,所以房屋未塌,但离弹着点较近处的一个屋内,屋内摆设及门窗还是被炸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震毁,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被气浪推到墙上,受伤而死。另一枚炸弹扔在县公安局驻地附近(仓门口南剧团宿舍院内),没有爆炸。爆炸的那枚炸弹的弹着处,形成了一个直径约十五六米的大沙井,由于清源城内地下水位较浅,因而地下水往外直冒,周围的房屋倒塌了几十间,有一对新婚的夫妇也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在屋中。
  这次阎匪的飞机空袭,虽未引起大的动乱,但还是使一些无辜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一定的损失。在清源的历史上,人们的心目中,阎锡山又欠下了人民一笔血债。
  ①益华葡萄酒厂:清徐露酒厂的前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