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香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如果只是经济强而文化不强,那么,这个国家并不能真正地成为强国。因此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把我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那一部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强国。所以,今年初,国家档案局也提出了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这个档案事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正好把建设文化强国与建设档案强国结合起来。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今年“档案与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上,围绕“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要为文化建立档案、要建设档案文化”四方面阐述了他对“档案与文化建设”的最新研究与思考。他回顾了十多年来全国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与取得的巨大成绩,并提出档案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主动服务,不断延伸与扩大档案利用面和作用领域;要善于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形式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特别是打造成文化精品;要为各项文化创作提供档案,为各项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建立档案,特别是主动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要更好地开展档案系统的行业文化建设,并把行业文化变成精品,走向社会;要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服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跨越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同时,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中国人在文化领域的追求越来越呈现出高层次、多元化趋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从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果实。着眼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位置上,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循着这条路径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有人民“精神幸福指数”的大提升。这让我们看到了将来的国家文化事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的“幸福指数”也会不断上升。
我们要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档案工作,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