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白俊英
“村长,你可是给俺们办了件大好事,往年俺们还得把葡萄挑回去,储存到冬天再卖,到时分量少了不说,价格也没保证,今年早早就都采摘光了,比放到冬天卖合算得多!”“今年你的合作社早早地就引来了这么多游客,俺每天就在地头等的就行,游客们就给俺送来钱了,俺在地头就数上了钱,以后村里有事,俺肯定随叫随到,不讲条件,俺只想支持你,你是个好后生”。“任村长,你们村的葡萄都采摘光了!让你的游客到我们后窑村和李家楼村去采吧,我们村的葡萄还多呢,邻村上下的,让我们也沾沾你们的光!”
……
听着村民质朴的话语,望着村民喜悦的笑容,不禁暖在扎根农村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大学生村干部——任建赟的心头。
2009年8月,从中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的任建赟,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清徐加入到大学生村干部行列。现如今,他已是马峪乡西迎南风村的党政“一肩挑”、清徐葡峰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清徐葡峰山庄的负责人。任职以来,他立足村情,认真调研,制定本村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夯实基础设施、领办合作社、举办采摘节、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创新发展模式、引领品牌农业建设,积极发挥主干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熟悉农村工作积累基层经验
2009年8月,任建赟参加完岗前培训,被分配到马峪乡东迎南风村。在东迎南风任职的两年期间,他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奔走,他和村主任李青钢一起积极跑资金立项目,想办法多方凑资金甚至自己掏钱垫付费用,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动员,发动群众修了路,通了自来水,建起了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完成了林改;帮助村民办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为村民提供葡萄销售、种猪养殖方面的致富信息;他还经常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排查矛盾纠纷、安全工作,指导护林防火工作、城乡清洁,收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审核低保户、贫困户的申请……他的努力,赢得了东迎南风村民们的赞许和高度评价。
2011年12月村级组织换届,他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参加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正职的竞选的号召,主动向乡党委申请要到西迎南风村参加竞选。因为西迎南风村是葡峰山庄所在地又是东迎南风村的邻村,往年一到葡萄快成熟,他都会到葡峰山庄帮助村民们销售葡萄,西迎南风村90%的村民都认识他,在西迎南风村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经民主选举,他高票当选为西迎南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西迎南风村的党政“一肩挑”。
认真制定规划,寻找发展出路
村民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盼什么?对新一届两委会班子有何期望?于是,一上任,他就有事没事这家走走,那家串串,坐炕头,谈经济,聊发展,一个多月下来,把村里每户人家都走了个遍。与老干部、老党员促膝座谈,一起分析该村的优势和不足。该村是葡峰山庄旅游区所在地,全村共有108户289人,葡萄种植面积600余亩,葡萄观光采摘长廊3公里,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除葡萄种植之外没有其他产业,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还欠外债数万元。近年来,虽然县里多次在葡峰山庄举办葡萄采摘节,鼓励发展农家乐,但由于村民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导致采摘市场无序、恶性竞争,影响了旅游形象,扰乱了邻里团结,制约了该村发展。鉴于此,他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研究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树立品牌,改造村内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为建成以“休闲观光旅游业为主体,以葡萄深加工、小工艺品制造为两翼”的第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山区特色村制定了“三年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打基础谋发展,重点解决吃水难、浇地难、行路难等问题;第二步重文化抓发展,深入挖掘葡萄文化,打造葡萄品牌,强力推动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发展;第三步求创新促发展,发展葡萄深加工企业,形成葡萄种植、观光、深加工综合经营格局,实现该村的转型跨越发展。
夯实基础设施,奠定发展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在确定发展规划之后,他积极行动,不等不靠,响亮提出“改善生产条件,增加村民收入”,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为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最关键的水、电、路入手,解决了村里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争取县水务局支持,配套更新2座抽水站,更换了自来水管道,修建300米长拦河护村大坝;争取县供电公司支持,更换村内变压器、村内街巷新安装节能路灯28盏,新架电杆15根、电线1200余米;争取乡党委政府支持,多方凑资修缮了学校、健身广场及村内等路,新铺设小巷、田间道路2.6公里,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浇地难和行路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新村的建设规划,明年开春将开始动工,建设清徐特色农居,发展乡村客栈,努力打造生态、富裕的葡峰小康新村。
借鉴先进模式,说服群众支持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担任村党政“一肩挑”以后,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了他每天思考的问题。他开始在如何利用旅游资源树立品牌,如何发展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上动脑筋。说干就干,他不分昼夜在网上、报纸上查资料,先后远赴河北省怀来县葡萄基地、山东大泽山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考察学习,就如何依托葡萄采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学习借鉴。和两委成员商量碰头后,任建赟决定带头创办合作社,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想法很美好,实现起来却并不顺利。一开始劝说村民们加入他的合作社,可村民们就是不加:“俺们好好种地就行了,加入合作社干吗,太麻烦!”为此,他走访了全村80%以上的农户,耐心讲述上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列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的先进事例。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他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成员及代表们的支持,葡萄种植大户们的拥护。老干部李虎恩说道:“建赟,你有文化,见过世面,站的高,想的远,是实实在在干事的人,你是真心想带领俺们村致富奔小康,俺是葡萄种植大户,俺全力支持你,你说怎么干俺就跟着怎么干,俺一家是八亩四分葡萄地全部加入你的合作社”朴实的言语触动任建赟的内心,更让他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领办专业合作,分类统一管理
2012年3月,清徐县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并由工商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合作社成立后严格按照“分户种植、分类标识,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定价、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的“二分六统一”模式管理运行,即合作社的葡萄基地按家庭联产承包制分户种植,分类标识形成龙眼葡萄片、巨峰葡萄片、粉红太妃片、萍儿葡萄片及杂品种葡萄片等五片区;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引进了早黑宝、维多利亚、白鸡心、脆葡萄等10多个新品种,提高了葡萄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邀请多名专家学者多次举办葡萄栽培技术和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班,对社员进行跟踪指导,累计共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统一为社员代购配送葡萄专用肥、有机农家肥、套袋、包装箱等生产资料,不仅减少了社员生产成本,让社员一心一意搞种植,而且也避免了假冒伪劣农资给成员造成经济损失;制定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积极申请无公害、绿色食品安全认证;统一使用“葡峰老农”商标和品牌编号,统一的葡萄箱包装;合作社还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多渠道吸引游客,拓宽葡萄销售途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同批发商贩洽谈、团购网站销售采摘门票、同旅行社签约合作、旅游推介会、印发宣传资料、本地订单配送等多种方式统一定价,统一营销。
汇集村官智慧,提供人才支持
为了让社员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他积极寻求发展突破口,积极带领同乡6名大学生村干部开展村官抱团创业实践,成立了马峪乡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为合作社及葡峰山庄的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持。各种新举措都让社员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现如今,合作社成员已经由最初的6人增加到112户,覆盖了西迎南风村所有葡萄种植户,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庄,葡萄基地面积达2000余亩,开创了“葡峰山庄+村两委会+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共赢的多元发展新模式,被列为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点。
创新发展模式,引领群众致富
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加强了农户之间的协作,延伸和强化了家庭生产经营活动能力,把分散的葡农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市场化经营管理,大大增强了葡农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游的积极性。合作社抓住葡萄采摘旅游节的机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强化组织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积极创新营销思路,利用现代传媒和手段,变坐等游客上门为主动出击招商;建立葡峰山庄官网并注册了“葡峰老农”商标,申请了包装专利,通过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同安徽、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葡萄批发商洽谈,共销售葡萄25万余斤;同拉手网、糯米网、24券等18家团购网站合作销售采摘票1.7万余张;同省城春秋国旅、友谊国旅等21家旅行社签约举办清徐采摘一日游,共接待团队游客5万余人;通过旅游推介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引来自驾游散客近20万人;本地订单配送葡萄5万余斤;大力支持农家乐建设,合理分配游客,重点扶持打造5家精品农家乐。
以前,葡峰山庄只兴盛一个月时间,可现在,葡萄采摘和农家乐接待时间延长到3个多月,接待游客人数上也有了大幅增长,今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7万余人次,销售葡萄180余万斤,游客人数和葡萄采摘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葡萄种植户人均增收3500元,从事休闲农业的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共吸纳102人从事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业主收入比去年实现翻番,有力地带动周边村庄参与休闲农业。入社村民人均收入是周边村庄非入社村民人均收入的2.5倍。目前,合作社正筹建反季节葡萄种植温室、盆景葡萄示范园、稀特品种葡萄科技示范园,为清徐西边山葡萄种植山区村调整产业结构示范、引路。
一二三产互动,优化产业结构
葡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行步入正规后,任建赟又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让村民共同致富。如今,任建赟又在盘算着依托葡峰山庄葡萄产业优势发展一个葡萄深加工企业,既能有效提升葡萄的附加值,也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一二三产互动,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葡峰山庄旅游区优势,任建赟带领一班人一起规划了村里的未来——做大做强休闲观光旅游业,实现富民强村,同时联合葡萄深加工、小工艺品制造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大增长,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具体来讲,就是一产发展抓基础、二产发展抓加工、三产发展抓旅游。真正把西迎南风村打造成集葡萄种植、加工、示范推广、休闲旅游、农家乐、商务会议、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清新气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场和高级休闲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