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清徐*要闻总第2448期 >2012-12-12编印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八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刊发日期:2012-12-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把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着力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以更快速度改善民生,就是要在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都市南部新区、新兴产业基地进程中,坚持做到一手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手抓保障和改善民生,致力解决好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每年都为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得到实惠。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极为紧密。社会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宗旨。加强社会建设,离不开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我们要抓住全省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县的机遇,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以适应群众需求和发展需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突出抓好信访稳定、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提高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1+3”矛盾纠纷联调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全县和谐稳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南,上下同心,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使清徐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