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文化*长廊总第2444期 >2012-12-02编印

杨房村名的由来
刊发日期:2012-12-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关光远
  杨房村是原杨房乡政府所在地,现为孟封镇的辖村,历史悠久,地域平坦,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该村曾经叫什么,《清源乡志》前的史料未发现记载。清光绪《清源乡志》古迹目录中记载:“杨素营,在城东南三十里,相传隋杨素击汉王谅,驻兵于此,今名杨房营。”以此而论,现在的杨房村,也叫做杨房营村,是由于隋朝大臣杨素的军营曾在该村驻扎过,所以得了这个村名。《清徐县地名志》对该村名的由来,也是以此资料记定的。需弄明白的是,究竟杨素是隋朝的什么官?汉王谅是什么人?杨素为什么击汉王?其兵营为何驻于我县境地?据史料传,杨素是隋炀帝杨广的叔父,是杨广继承皇位的得力大臣、宰相,统掌军政大权。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死后,次子杨广即位,史称炀帝。兄弟们不服,争斗时,胞兄杨勇(原立为太子,后废)被杨广杀害,有一个弟弟叫杨谅,早封为汉王,带兵踞守山西晋阳。后起兵争位,隋炀帝派遣杨素统帅大军从京都长安起兵讨击汉王杨谅。由于杨谅不听谋臣的合理化建议,寡不敌众,节节失利。由我省南部逐渐退到清源县地带,境内的部分地区便成为两军交战的战场。而杨素所率军队便驻扎在现在的杨房一带。
  两军交战,汉王谅的部队不敌杨素大军,退守晋阳城,后被击败处死。正因助杨广争夺皇权的杨素的军队曾在我县现在的杨房村驻扎过,故乡志有“杨素营,在城东南三十里”的记载,杨素营后称杨房营即今杨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