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清徐*人物总第2441期 >2012-11-25编印

三尺讲台写春秋
——记县城二中教师时永红
刊发日期:2012-11-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她热爱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三尺讲台是她收获硕果的田野和五彩斑斓的精神家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怀着满腔热忱和执着追求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23个春秋;她爱生如子,对每位学生都视如己出,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毕生的追求,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把二中自创的四环节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二十多年从教生涯,时永红老师先后被授予县教学一级能手、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在各类大型比赛中屡获殊荣:全县“争做文明清徐人”演讲比赛一等奖,全省第二届课堂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中华魂"新世纪宣言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所带班级荣誉无数。在这些光环与荣耀的背后,她付出的是辛酸,是辛劳,是勤奋,是拼搏,是永不停息的追求。
  爱岗敬业拼劲足
  1989年,时永红太原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孟封镇尧城中心校当上了一名语文教师,这让她觉得无比自豪。她深感重任在肩,立志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决不动摇。从教23年来,她从未因任何原因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今年9月10日,时老师在授课时不慎摔伤,造成脚腕严重变形,浮胀,韧带拉伤,当时打上石膏,夹上夹板,医生建议至少休息三周,要下地走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身体遭受如此重创,时老师本应停下来休养,待伤愈再回归岗位。可无论丈夫、同事、校领导怎么劝说,她都提出要坚持,“我不能休息,放不下班里的孩子们。”
  半个月来,时老师就是这样,每天拄着双拐上楼,坐在班里给学生们上课,处理班内的事务,晚上放学,再拄着双拐离开。
  由于行动不便,中午来回一趟要费很长时间,时老师就以校为家,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饭后回办公室“休息”。与其说是休息,其实还要穿插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等。校方了解后深为感动,便为她特批了间宿舍,她却连连婉拒,“不用,办公室离教室近,方便些。”
  这种感人的事件在时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二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一路“拼”过来的。
  时老师对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和关注,使她成了家里的局外人。人常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时老师的背后同样有一个无怨无悔、为她付出的丈夫,从教二十三年来,家务繁杂,诸事困扰,都未曾与她遭遇,就是因为背后这个山一样的男人。
  在她的人生中,还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疼她的奶奶去世时都没见到她最后一眼;包括为奶奶奔丧的前一天,丈夫开着摩托在接她的路上与一辆疾驰而来的三轮车迎面相撞,惨烈的事故造成其鼻梁几近丧失,小腿粉碎性骨折……
  即便如此,时老师也没灰心丧志,不因此耽误教学工作,终究靠着倾心的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
  10月10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后第一次月考,时老师所代的97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年级10个班中,她的学生考入校前10名的占了3席,分别为2、3、4名,前50名占了8席,前100名占了14席,班内33位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一个月,卫生取得了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时老师笑了,眼睛里闪着欣慰的泪光。
  孜孜不倦求创新
  在孟封中学执教20年,虽说遇到了诸多的坎坷、挫折、不幸、磨难,但这阻止不了时老师教学工作前进的步伐,她迎难而上,创造出良好业绩。
  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是时老师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时老师的教学宗旨,她逐渐探索出以讨论课的形式作为讲、评课的模式。课堂上时老师善于把握学习重点,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享受攻坚克难的乐趣,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在逐日飘红的一张张成绩单上,这种教学模式迅速在全校得到了推广。
  2009年,时永红老师离开生活工作了多年的孟封镇中,怀揣着崭新的梦想赴县城二中任教。
  新的环境、新的学生群体、新的教学模式……带给时老师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她暗下决心,全力以赴做一名合格称职的老师,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成长。正值学校“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如火如荼的展开,她全身心的扑在了教学工作中。
  课堂上,时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把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使学生爱学、乐学;课后,她通过教学“反思本”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同时,让学生从“纠错本”中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她常常挑灯夜战,伏案挥毫,“备教材,做到心中有底;备重点,做到对症下药;备难点,做到目标明确;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时老师付出多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钻研、吃透新的教材、课程标准及有关课改文章,与同行一道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很快的融入了新的环境中。
  凭借着勤恳扎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时老师所带班级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成绩更是逐年攀升。在2011年中考中,她所带66班有10名学生被保送重点高中,65班的罗天伟同学夺得中考状元,上了山大附中,不少学生也成功考上实验班……
  一年来,她所带班级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获得一面流动红旗,不仅在纪律、卫生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成绩更是突出。尤其在初二年级期末考试中,进入校前十名的本班学生就占了4席,包括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名、第八名;前50名的学生占了12席;前100名占了14席;最为可喜的是,自己所带班级53名学生到目前为止,无一流失。
  亦师亦友师生情
  时老师代外语课兼班主任,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她深刻的领悟到,感情投入是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无论对哪一届学生,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她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真正的爱!她常说:“只有当学生喜欢老师的时候,才会喜欢她教的这门课,而要让学生喜欢老师,首先是老师喜欢学生。”因此,她和学生总是互相友爱,如同朋友,师情纯真。尤其关心有困难和成绩较差的学生。
  班里有贫困生晕倒在课堂上,时老师亲自送医送药,呵护备至;有的孩子对外语没信心,她就进行单独辅导,给差生“吃偏饭、开小灶”,帮助其赶上来,不落伍。
  现在,时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她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下足了工夫,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学生身上--靠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对学生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永远都不在班里说差生两个字。
  在众多学生的心里,时老师多才多艺、善解人意。“我认为,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接受你说的话,愿意听你的课,学生喜欢听我的歌,我感觉哪节课状态不是很好,我立马承诺,如果认真听讲,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就给学生来一首,每周或每个月都有新歌给学生,其实就那么三五分钟的时间,但使学生一节课状态、积极性等有所提高,每个月也要有个承诺,如果这一个月下来,班内能获得一面流动红旗,就在本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组织一节课,举办一个party,如果获得两面红旗,就给两节课,班内学生都在努力地去争取纪律、卫生流动红旗,一年多来,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获得一面红旗,环境好了,学生自然学习气氛也好。”
  时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也唤起了学生和家长们对她的爱。9月10号受伤后,许多家长、学生去看望她,发来短信安慰她,还有更多学生写给她想说的心里话,“时老师,您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们的妈妈”、“您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老师”、“您的孩子不会为您丢脸的”、“我们能成为您的学生感到无比幸福……”。
  一句句动人心扉的话语,一声声亲切温馨的祝福,时老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她再也难掩激动的泪水,“自己的孩子们成长了,懂事了,学会感恩了,懂得做人了。”多年来,时老师全身心投入的巨大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就是出自于此吧,她对学生的点点爱心,照亮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在23年漫漫园丁路上,还有多少这样温馨感人的故事伴随着时老师走过风风雨雨呢。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3年默默耕耘,23年呕心沥血,时永红老师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支撑起三尺讲台,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育事业中。衷心地祝愿她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祝福她身体健康,万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