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校园*内外总第2429期 >2012-10-28编印

点燃思维的火花
刊发日期:2012-10-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王文华
  我们经常说,课堂上,要点燃学生的思维,而要点燃学生的思维,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智慧的思维,我们的思维更需要被点燃,那么是谁点燃我们的思维呢?一位长者的触膝谈心,一堂优秀的公开课,我们的思维需要被点燃,我们需要及时给自己的心灵补足养分,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点燃学生的思维。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周六,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小学语文精品课堂研讨会”,在一天的活动中,身心都沉浸在优美的语文氛围之中,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文字的领域总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而作为教师,我们领略的更是作课教师的智慧和教学理念的精准,我们的思维也一次次被点燃。
  感触最深的是张龙老师,这位年仅29岁的青年男教师,来自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是北京市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朝阳区教育年度人物、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仅仅这些头衔就足以让人为之赞叹,敬仰了。读着张龙老师的教学感言:语文教学永无止境!教学艺术永无止境!被他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所感染,走进他的课题,我们更被他的智慧、才气所感染。
  张龙老师致力于长文短教的教学研究,今天上的这堂课《老人与海鸥》,也是一篇六年级比较长的课文。这篇课文,我也讲过,而且印象极为深刻。课文有四个情节,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海鸥为老人送行。在这几个情节中,张龙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张龙老师注重读写结合,整节课,经过三次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次写作由简到难,起初,是给“喂、唤、忆”前面加一个词语,表达出这份亲情,第二次是写话练习,海鸥翻飞鸣叫好像在说什么?老人望着儿女们好像在说什么……最后一次,学生们写老人和海鸥的亲情在哪里,组合成了一首完美的诗歌。学生们读着写话内容,潸然泪下,整个课堂,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感受到他们的投入,感染,并理解。到最后的写话练习,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情感被打开,和老师,和文字融为一体,这不仅是文章的魅力,更是老师教学的魅力。
  张龙老师致力于对课文的研究,使得他的课题游刃有余,他说“我们上一堂课,必须知道学生已知什么,什么未知”。张龙老师强调课堂的有效性,不要在学生本来就已经有的本领上继续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有所得。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有没有想今天这节课,学生懂了什么,需要新掌握的是什么呢?数学课会比较明显,作为语文这门隐形的学科,我们渗透到学生身上的又有多少呢?
  张龙老师的课和讲座,带给我们的是思考,如他归纳的小说类文章怎样教,散文怎样教,记叙文怎样教,小说怎样教,长篇怎样教,他致力于教学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收获,而作为我们,该思考,我们该怎样教学?通过听课,那颗干涸的如荒漠般的心灵被触动,尽管工作量再大,尽管工作再繁琐,只要自己肯想办法,将一切繁琐的工作理顺,将学生理顺,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水到渠成吧。
  我们思维的火花在哪里擦亮,还是一直在黑暗中行走?我们真的该好好想想了!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点燃我们思维的火花吧,让我们将源源不断的知识带给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