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医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加大信息化投入,全面实行电子病历。县医院在原有的HIS管理系统、LIS系统基础上,于今年9月19日全面实行电子病历。它的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医疗文件的书写,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整合医院网络信息资源,借助省人民医院托管的优势建立远程病理、影像、重症网络会诊中心。
——建立友好对接,巩固和深化三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县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帮扶协议,省人民医院派出专家定期到县医院坐诊、查房,制定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方案,同时县医院分期分批将医护人员送往省人民医院进修,目前已有50余名医生、护士、技术人员接受了培训。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县医院卫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脱颖而出,也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专家的服务。我县患者在县医院就诊时,还可以享受到畅通无阻的省、县双向转诊通道,遇到疑难杂症的患者,将被直接送到省人民医院进行转诊治疗,患者还可以直接回县人民医院进行护理和康复治疗。县医院建立与四个基层医疗单位长期帮扶协议,并向杨房、柳杜卫生院派驻院长,创新实施“人才下派、技术下沉、双向转诊”的做法,借助县医院当前的资源,从技术、管理、人才、物力等方面,全方位下沉到乡镇卫生院,促进了县级医疗技术服务延伸,有效解决了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提高全县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减轻参合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医疗保险协议(患者看病费用在新农合报销后的剩余部分,由保险公司按一定比例再给予报销,最高赔付金额为10万元),现已对新农合患者开放了直报窗口。
陈宏健马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