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红
从去年起,我县的县乡公交车更改为“无人售票”车以后,无论乘车环境、服务态度还是文明行车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公交车的服务档次,许多乘客都高兴地说:“咱的公交车和大城市也没啥区别了。”
但是,在近期搭乘了几次公交车后,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所谓的“无人售票”其实是个摆设,乘客上车,有的人自觉投入零钱,而没零钱的乘客则直接将钱递给司机,司机停下车来从自己身上找零,找完钱算对帐再投入箱内,有时自己身上零钱不够时,只能将拉着一车人的车停在就近的小卖部门口,自己下去换零钱,甚至有一次,有一乘客拿出十块钱让司机找零,当司机看见其手中的零钱要求直接投币时,这位乘客理直气壮地说:“一会儿到了太原坐公交还要用。”
同样的公交车,同样是“无人售票”,到太原时会自觉准备零钱,在咱们县城却让司机找零,这难道只是区域的不同吗?
任何事情一开始都会有这样那样条条框框的规定,但时间长了,规定就应该变成一种习惯。造成今天这样的状况,笔者以为,公交公司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规定出台后,公交公司职工自己就应该带头遵守,公司既然将车改为“无人售票”,就是想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司机,在开好车的同时要积极号召大家主动准备零钱,投票上车,而不能将自己当作活雷锋,停下车来“找零钱”,久而久之,人们知道没有零钱不能乘车或不找零时,下一次,肯定不会有人拿着整钱“充大头”。
有句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对于很多规定,我们大家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开头抓起,习惯了,就成自然了,也没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