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2418期 >2012-09-28编印

访民生 促项目 办实事 解难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川平莅清调研纪实
刊发日期:2012-09-28 阅读次数: 作者:张月英马向波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张月英马向波
  9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川平轻车简从,就基层党建、民生保障、信访稳定和项目推进等工作在我县进行调研。市委常委、秘书长高键,县领导车建华、白晋虎、张桂芝、田文浩、邢蕴武、李凤梅、许国平陪同调研。
  陈川平等首先来到县供热公司热源厂查看了锅炉房基础设备,详细了解了我县供热的基本情况后指出,供热问题是民生事业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关系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县(市、区)一定要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活动,把供热等民生问题抓在手上,认真落实农村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等实事,保质保量完成供应任务,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在西谷乡便民服务中心,陈川平就我县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基层党建网格化建设与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调研指导。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文建明工作法,以党建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与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相结合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有力提升了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效率。西谷乡便民服务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运行以来,将计生、民政、国土、住建、党务等多项职能整合起来,实行一条龙、一站式的便民服务。通过将各村公章集中到办事大厅,每周三将村主干召集到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为群众办理实事,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在西谷乡便民服务中心计生窗口,陈川平微笑着询问工作人员,现场“考试”:“群众要办准生证在乡里办还是县里?”“办理一胎的在乡里,办理二胎的在县里。”
  “办理二胎的流程如何进行?需要多久?”
  “先由村计生专干负责填表拿到乡里,再由乡里到县里为群众代办,群众不出家门20天左右就可以等到结果。”
  听到工作人员准确的答复,陈川平满意地笑了。
  在详细了解了西谷乡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为民办实事的情况后,陈川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陈川平指出,推行网格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用数字实实在在反映。要通过建立县、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明显提升。要建立完善争创一流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在农村推行“四议两公开”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城市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运用区分的方法,和收入待遇挂起钩来,要“活力曲线”抓考评,哪个社区稳定,群众满意度高,经济发展好,待遇也要随之提高。要把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更加及时地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着力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菩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川平饶有兴趣地了解了产品价格、市场,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种植白背三七,周边农民一亩大棚地收入多少?”“一亩地一年六茬能收3万斤,每斤2.2元,年收入6万多元。与种植蔬菜亩收入一两万元比较,要多两三倍。”“主要销往哪里?”“太原、北京。”“这种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企业一定要一手抓研发,一手抓市场,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美特好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陈川平指出,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推动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团的工作模式,不断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上的引导力、组织上的凝聚力和发展上的助推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进入六味斋农业产业文化园区,陈川平指出,六味斋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要学习借鉴国内一流食品企业的发展经验和做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联合发展,尽快做大做强,老字号要有大志气。
  最后,陈川平等来到大禾农业低碳生态科技示范园。该园区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统一为目标,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作,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听到这里,他对该转型项目非常满意,鼓励企业要争做全国第一。陈川平为企业送信息、讲政策:太原西山有1万亩基地,8千亩用以进行高标准绿化区建设。在这里进行绿化,既建起了一座“绿色银行”,还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有15%到20%的经营用地可供开发,希望大禾进一步向城区拓展经营范围,建设集生态、娱乐为一体的西山城郊森林公园……
  陈川平指出,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带领省观摩检查组在太原市观摩检查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坚定目标不旁骛,对标一流找差距,“四化”推进做表率,“三业”发展促跨越,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不动摇,紧抓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紧抓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动摇,紧抓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不动摇,努力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使太原真正成为全省转型跨越的引擎和先导,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