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市开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以来,我县为推动公开承诺事项兑现,着重通过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领导干部示范带动。将公开承诺事项办理与开展“下乡住村、走遍村庄、服务群众、破解难题”活动紧密结合,县四大班子包乡镇解决问题,化解基层纠纷矛盾;3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各联系1个村、1个企业,县级领导指导办实事、解难事事项办理和下乡住村帮扶活动。全县县直各单位分别联系农村、社区和企业,制定相应的下乡住村计划和帮扶措施。
二是事项办理一事一表。每一件实事、难事分别制订出一套实施方案。确保每个事项程序规范、监督有力、落实有效。特别是一些供水、供热、出行等民生工程,资金快速到位、工程快速开展,用最快的时间办好实事。同时,发挥媒体作用,对公开承诺事项进行跟踪宣传,形成浓厚氛围,带动公开承诺事项的快速办理。
三是工作机制管理规范。建立了受理平台督办机制。以县民情中心动态收集、每日网络舆情专报、24小时热线电话受理为重点,当日情况、当日批转、当日发放督办通知,五个工作日上报。建立了资金落实、责任明晰会商机制。将财政、发改、农业、交运、水务等有资金拔付权的部门以及工商、税务、民政、房管等职能部门作为重点,每周召开一次具体问题资金落实、明确责任牵头单位任务落实会议,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办实事。建立了部门高效运转机制。每两周召开一次公开承诺事项办理进展情况、督办事项进展情况汇报会,各部门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和完成时限。以社会管理创新运行网络为龙头,全县职能部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实施网格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了监督落实机制。
四是部门服务质量提升。在乡镇层面,认真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县级部分职能下放,整合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进一道门、一个窗口,实现一次办结,10个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全部高效运转。建立“两下、两集中”考核评价机制,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集中服务、集中理财。在机关层面,强化“两服务、两促进”意识,切实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促进和谐,整合成立41个行政审批科,通过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引导群众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刘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