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新闻总第2403期 >2012-08-24编印

吃饭要看“红绿脸”
刊发日期:2012-08-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张月英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管理,日前,县食药监局以张贴“红绿脸”的方式,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展开等级评定,这一举措,为广大消费者的选择性消费贴上“一目了然”的标签,也为众多餐饮服务单位安装了无时不在的“监督眼”。
  红灯停、绿灯行,是众所周知的交通安全规则。而今,与之相对应的“红绿脸”警示图,也将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十字路口”优选消费的一个“度量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是关乎消费者健康安全最大的民生问题。吃饭看“脸色”,不仅强化了食品企业作为食品安全主体的直接责任,而且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加强了食品安全的大众化监管、链条化防控。
  多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小”而“散”,普遍缺乏维护质量安全的先进技术和法治观念。为此,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在从加强法治入手的同时,通过亲和简捷的“红绿脸”进行人性化管理,也成为促进餐饮服务单位走过优化发展“过渡期”,成为优质服务“一杆旗”的有效途径。
  当然,取得“平脸”的单位要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服务与质量管理给予“变脸”,不让不安全的饭菜摆上餐桌。取得“笑脸”的单位也切不可放松管理,要让一张“笑脸”乐千家、笑万户,让消费者吃出健康,吃出满意,让餐饮服务业发展得更稳、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