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下可好了,我们的玉米受灾理赔的事情有门可寻了!”8月7日,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县第一个基层保险服务站——“清源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在清源镇正式揭牌投入运营了,温南社村康虎娃成了第一位走进保险服务站诉求理赔的农民。
我县“三农”保险服务体系,采取“中心带动,辐射周边;乡镇设站,村级布点”的模式,目前,村级服务点正在推进,而乡级保险服务体系已趋完善。到8月11日,我县已实现县、乡、村三级保险服务体系全覆盖。
近年来,我县农民投保、理赔意识日益增强。去年7月底,一场冰雹令汾河两岸的菜农、果农、葡农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清源镇共有6000余亩玉米投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清徐分公司及时为清源镇送去了31.7万元的理赔金;温南社村的玉米大面积受损,得到28万元的理赔金。康虎娃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他早早为自己的11亩玉米进行了投保。
为了鼓励农民提高投保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清源镇从去年以来做了大量宣传动员工作,目前,温南社村、孔村、西木庄等七个村的11000亩玉米全部投入了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清徐分公司的投保项目,除了国家重点扶持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奶牛、猪等畜牧保险也是一项投保重点,而农房保险是针对今年雨水大,许多农村房屋受损而应运而生的一项新险种。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号工程”,“三农”保险从中央到地方四级财政予以保费补贴,对于与农民息息相关的种植业,国家将给予85%的保费补贴,农户自缴15%,以玉米为例,每亩保险金额为260元,保应缴18.2元,但国家补贴后,农户每亩只需缴2.73元的保费。
“农民投保的观念,确实需要转变了!”投保受益的康虎娃感概万千,他算了一笔账:“一亩玉米投入300多元,收成800、900元不等;一亩地只需投入2.73元保金,如果在玉米分蘖期,按40%的赔偿比例,可获104元;如果在抽穗期,可获得70%赔偿,就是182元;在成熟期受灾,则可以获得至少260元的赔偿金,咱的损失就小得多了!”康虎娃扳着手指,兴冲冲地说道。
他家11亩玉米被淹后,已经有一定理赔知识的康虎娃,第一时间拔打了95518报案,县财产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镇、村协保员,农业技术人员及时赶赴到现场进行“核损”,目前,已经通过3-4次的现场勘查和“定损”,相关专家正在“评估”,康虎娃的理赔款近期内即可拿到手,他说:“咱农民靠天吃饭,种地有一定风险,有风险就应投保,这是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白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