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社会*观察总第2392期 >2012-07-29编印

西贾村里故事多……
刊发日期:2012-07-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张月英
  7月25日,正值全县上下“下乡住村、走遍村庄、服务群众、破解难题”主题活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记者来到集义乡西贾村,在西贾村,访该村发展“一村一品”增收致富的故事,听该村村民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的故事,感受盛夏时节的火热、激情,感受新农村以崭新面貌喜迎党的十八大的热情、活力!
  大棚飞出欢乐歌
  沿着西贾村刚刚拓宽硬化的西便道进村,这条被村民取名为“富民路”的主干道,20天前由4米加宽为6米,全长2公里。左边的126栋连片大棚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棚外,棚间便道刚刚用红砖墁出,每棚一格的小花池中,五颜六色的花儿开得争奇斗艳,与收菜摘菜的一派繁忙兴盛景象相呼应。棚内,西红柿长得满架飞红,尖椒、青椒,“精神抖擞”地排列到袋子中,与村民一脸的欢乐交相辉映,写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旁边菜贩子早已开着车停在路边,热情的村民顺手摘一个红红的西红柿,衣角一擦扔将过去,掰开来咬一口,沙甜沙甜正宗的清香。棚里棚外,村民们扯开嗓子吼上一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将一派生动的农家乐景象刻画得乐乐呵呵。
  村民们告诉记者,起初说起建大棚,确实有点不乐意,感觉建大棚需要投资不少钱,恐怕得不偿失。大棚建起来了一试,明显感觉是件不错的事,眼下他们就沾了大棚的不少光。棚里的菜上市早、产量高、质量好,价格自然卖得好。
  同时,棚里种菜不受天气影响,就拿今年来说,虽然今年雨水多,但下雨天棚里照常干活不误工。在西贾村,记者发现,许多建了大棚忙不过来的村民,雇了本村没有大棚的村民来打工,大家笑着称这种现象叫“增加村民就业率”。看来,这大棚里不仅长出了增产增收,还长出了村民的新观念。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大棚种植辣椒亩均收入达八千元,比往年大田种植每亩两三千元的收入翻了番。西红柿现时每棚收六七千元,稍差些的每棚最少也有四千元左右,日前西红柿还在继续成熟与上市采摘阶段,全部采收完预计每棚还可增收两三千元。
  致富擂台夫妻赛
  在西贾村,有这样一个故事被传为美谈。养车户李明明与妻子薄美琴在是否建设大棚上曾发生分歧。丈夫的观点是投资大棚费时费工,而且赚不赚钱还说不准,认为不必搞。妻子却认为建设大棚发展经济是好事,早建设早致富。夫妻俩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后来,妻子坚持建起了两个大棚。结果,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美琴两个大棚的收入就近两万元,明明养车却由于今年运输业疲软,收入远远落后于妻子。于是,夫妻俩这场致富擂台赛,最终妻子大获全胜。而今,干劲十足的薄美琴又别出心裁想要种植水果萝卜,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致富擂台总决赛中获得全胜,不仅要让丈夫与家人心服口服,而且赞成并支持自己的选择。
  世上也有“后悔药”
  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的是示范户。在西贾村126个率先建起的示范大棚中,几乎每个棚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集义村贾永红是西贾村女婿,他与岳父一道建起了15个棚,目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榆次东阳四儿租地建设了5个棚,由于他在榆次已有种植大棚的经验,辣椒亩均收入1万余元,首批上市的西红柿也已卖了7千余元,同时,他的种植经验也为西贾村民提供了就近学习的便利条件。
  人常说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而西贾村村民中却不乏吃“后悔药”的人,村民王有贵就是其中一个。去年无论如何都不看好设施蔬菜的他,今年在看到示范户们一把一把数票票的光景时,再也坐不住了,眼下正准备着手建设五个棚。
  起初没有建棚,现在后悔了怎么办?记者就大家关注的问题采访了村委会主任肖胜军。肖胜军告诉记者:“县里支持咱村民搞设施蔬菜建设,实践检验确实是件好事,126个连片大棚建设只是我村发展设施蔬菜的第一步,也算是俺村点起的第一把旺火。起初没有建大棚的,秋收后进行二期建设时还可以报名……”看来,这些“后悔了”的人们为时未晚,这第二把、第三把旺火……将越点越亮!
  一路故事一路歌
  西贾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我县日渐优化的发展环境,得益于我县县乡村三级干部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日益提升,得益于部分外来企业家将清徐当作“第二故乡”积极建设的主人翁精神。
  西贾村是县委书记车建华下乡住村的联系点,他曾三次下乡住村,为该村发展把脉护航,最终确定该村走“一村一品”的精品、设施、高效农业路子。
  集义乡党政一般人积极指导、多方协调,为该村发展当“服务员”;县水务局为该村打井1眼,铺设防渗管道1800米,同时将水管直接通到了大棚门口,两棚配置一个水龙头,村民浇地快捷方便;县住建局为该村拉砖30万块,进行了村内边坡及大棚便道的硬化,村民再不用为雨天出门两脚泥发愁了;县供电公司帮助该村将一台50KV的变压器增容为100KV,保证了村民的浇地用电;县农经站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协调,使得该村首批77户人家的126亩土地得以流转,为村民起到示范作用;县蔬菜办在技术服务上积极给予帮助,同时带领村民出去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去年冬天,良源集团积极帮助该村销售积压白菜,收购该村白菜20余万斤,有效缓解了该村“买菜难”;大禾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免费为该村育苗20余万株,保证了菜苗的质量……
  西贾村里故事多,一路故事一路歌。站在整齐划一的连片大棚群中,走在西贾村“富民路”上,一张“清徐县集义西贾千亩设施蔬菜建设规划图”将西贾的致富路拓宽、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