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每周*一村总第2389期 >2012-07-22编印

形胜之地——武家崖
刊发日期:2012-07-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马峪乡武家崖村:据《清源乡志》(光绪)载:武家崖村民由古交贾村迁居至此,因村民皆武姓,以姓得名。现有耕地约二百余亩,常住人口二十余人,种植结构以杏树和土豆为主。
  武家崖村,因姓氏而得名,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武家崖的“崖”字是从村下白石沟里的大石头而来的。由于白石沟水情不定,经常肆虐为害,沟里挡在村前几块巨石起到了缓解洪流冲击、保护村庄的作用,所以武家崖村名便由此而来了。前些年,县有关部门整治白石沟流域,在武家崖村民的建议下,将这几块巨石予以保留,让它们继续担负起保卫村庄的重任。
  武家崖村高处山坡之上,俯瞰白石沟,身后是苍茫的大山,在村后的山头上,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姿态遒劲雄伟,亭亭如盖,在当地村民和熟识武家崖人们的心里,它已经成为武家崖的象征。村里的武占年、武五儿老人向我们介绍说,这棵树算是村里的宝物,武家崖祖祖辈辈都在这棵大松树的陪伴下度过时光,虽然没有什么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但在村民心里却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武占年老人说,从前这片山区的松树很多,后来被人滥砍滥伐,破坏殆尽,村里人为了保护这棵树,便在树身上钉了钉子,改变了松树正常的长势,这棵树方以“不材”而得以保全,免受斧斤荼毒。
  武家崖地处山区,村里人接触得最多的是石头,村民居所的绝大部分建材都是石头,从前,村里的男人们多多少少都会一些石匠的手艺。对于这片山区,村里人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武五儿老人说,武家崖的这片地方,从高处看来,如同凤凰展翅的形状,两边的山脉就是凤凰的翅膀,那颗大树就是凤凰的凤冠,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凤凰的呵护,武家崖多年来风雨不惊、祥和安稳。
  为了得到确实的资料信息,我们先后三次探访武家崖,村里人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多次联系采访该村村委会负责人未果,令人稍觉遗憾,也让本文有些不足之感。这次并不圆满的采访使得这个小山村对我们还是有些神秘。在武家崖下的白石沟里,一些土方工程正在施工中,看来这个古老的小山村将迎来它新的生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武家崖将以别样面貌展露在世人面前,如我等一般关心家乡发展变化的人们大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