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天禄堂经商北京城神秘客存宝茂盛王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朝廷下诏广购珠宝,王家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商机,勾通官府,将手中宝物高价卖出,大赚了一把。
随着经营买卖的扩大发展,到了明朝的后期,不仅皇宫内太监们偷出珍宝后卖给王家的珍宝古董不计其数,就连许多老太监的私存银两、古玩也多存放在王家在北京西华门外北长街南口的古玩店——“茂盛永”字号中。
到了清朝时,王家已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东及文物古董收藏家,光绪年间,徐沟王氏在京的“茂盛永”字号,已成了北京城城内数一数二的文物古董商店。慈禧太后每年的千秋节(寿诞日),文武百官孝敬太后的礼品,也大多由此购买,因而王家的名气越来越大。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出北京,到西京长安避乱,宫内太监趁乱将偷出的宫内稀有珍宝也大多卖与王家。晚清时期,古玩市场异常活跃,王公贵族、豪绅富商,皆以玩古董为乐,以蓄珍宝为荣。王启恩父子抓住机遇,买进卖出,在买卖流通中,大赚特赚。
民国年间,历任民国政府实业部、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中国银行总裁的孔祥熙听说天禄堂有稀世珍宝,也从王家淘过三件国宝:一个是虎头耳盖瓶、一个是造型奇特的彩色扁瓶,还有一个是雕刻精致的大插屏。问主人要多少钱,当时的东家王莲生回答说:“一定过意不去,那就随便赏赐吧!”结果汇来白洋三千圆。
民国初年,曾涉足王家的武敬先生在《徐沟天禄堂见闻琐记》中写道:“提起天禄堂的古董来,可以说是珊瑚串、玛瑙瓶、琥珀烟缸、翡翠扳指、名人书画、稀世珍石、秦砖汉瓦……都有收藏。即以瓷器一项来说,有远至汉唐宋元,近至明清的高瓶低缸,大盘小碟、万绽裂、珠砂红;有出自古墓中的陶瓷、彩瓷、陶俑、瓷俑……”这也不过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有些特别珍贵的,一般人员是见不到的,都藏在特制的暗室、地窖中,究竟藏的什么特殊珍宝,人们是无法知道的。据传,故宫珍宝馆藏的翡翠葡萄架,就是庚子年(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赴西安途中驻跸徐沟时索要走的。
古董交易获取暴利后,王家其他各行各业的商号也在晋、冀、鲁、豫,关东三省诸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张发展。生意最盛时,各地商号达到数百处,仅河南一地就有生意六十多处。有一首民谣可说明王家的富裕程度:
徐沟王氏天禄堂,古董财主名远扬。明朝初年发了富,中兴更数王五昌。各地生意数百处,金银瑰宝家中藏。一直传到王仲华,日寇侵略破了家。(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