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生活*怀旧总第2389期 >2012-07-22编印

两个战友的血流在一起
刊发日期:2012-07-22 阅读次数: 作者:银夕阳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银夕阳
   1948年9月,山西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已被我人民解放军解放,从而缩小了对太原的包围。阎锡山为了死守太原,在太原四周的大小村镇和山头上修筑了成千上万个钢筋水泥碉堡。在距北营村北约500米处,修有一座中心碉堡,碉堡的正面,还有4个暗地堡,碉堡前面是一百多米平地,对发挥轻重武器的威力十分有利,易守难攻。中心碉堡内有阎锡山一个排兵力把守。
  攻打北营,首先必须拔掉这颗钉子。当时我是38旅9连的战士。连里接受了拔掉这颗钉子的任务之后,把主攻方向交给我所在的一排,由二、三排配合。排里决定由我们班突击。接受任务后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班长是有名的范大胆,他是临汾战役中的解放战士。由于他在晋中战役的多个战场上作战勇敢,很快提升为班长。这一次,他立功心切,产生了轻敌思想。他认为,大风大浪见得多了,打这么个小据点不需要连里、排里出面,一个班就能拿下,因而在连里、排里的火力还没有组织好,上面还没有下达进攻命令的情况下,他便向全班战士命令道:“同志们,上好刺刀,跟我来!”说完他第一个冲出战壕,全班战士紧跟其后。当我们冲到离敌人只有30多米远时,敌人中心堡垒的各个暗地堡里一起喷出了火舌,向我们射击。由于地面开阔,周围无隐蔽物,又是大白天,所以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范大胆班长首先牺牲。当时我们只好原地死守,用步枪、手榴弹向敌人还击,但我们只有十一、二人,寡不敌众,处境十分艰险,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下,我和班里另一名战士也负了伤。我的头部被子弹擦伤,鲜血直流,但还能坚持战斗。连长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立即组织火力掩护我们班撤出阵地。但负伤的战友怎么办?我想,在危险也要把他们背回去。离我六七米处负了伤的战友是我班文化战士高朋,他只有18岁,班里数他文化高,平时他常叫我们唱歌和学文化。我爬过去一看,他满脸是血,鼻子里的鲜血直往外流,已经不省人事。当时尽管我头痛的十分厉害,但我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慢慢地背上高朋往回爬。这时,敌人还在继续向我们射击。我每向前爬一尺几乎是用尽了全身力气,血和汗一串一串地流在地上,我觉得用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才把高朋背回班里。当同志们把他从我背上抬下来时,我也晕了过去。通过包扎,担架队把高朋抬到后方医院治疗。我醒来后,才发觉自己浑身是血,这血是我和高朋两个流在一起的。
  我们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当天傍晚,第二次向敌人进攻,我所在的排仍然主攻。这一次连、排作了周密部署,将全连9挺机关枪和小炮等重武器布置在前沿阵地上。连长一声令下,炮火一起向敌人的碉堡射去。战士们个个像下山的猛虎,向敌人冲去。我们的机枪和各种武器发挥了绝对优势,完全压倒了敌人的火力。爆炸组的同志们将20多公斤炸药靠在了敌人的中心碉堡上,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带着它们的主子一起飞上了天。短兵相接,刺刀闪着寒光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呐喊声中,多数敌人作了俘虏,为我们牺牲和负伤的战友报了仇。当天后半夜,我连乘胜又攻占了北营,为解放太原又拔了一颗钉子。
  从那次起,我就和战友高朋失去了联系,60多年过去了,至今不知一起流血的老战友身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