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东湖*文苑总第2378期 >2012-06-27编印

难忘东湖洗衣  
刊发日期:2012-06-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牛桂红
  盛夏将临,我想起儿时的东湖,想起东湖洗衣。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还是相当的贫困,即使是县城周围的村庄,也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吃的、用的水都要靠人担肩挑;更没有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所以,人们洗洗涮涮十分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大件衣物的清洗更是一件较头痛的事,因此居住在县城周边的居民们,大多要将冬春两季换下来的诸如被单、床单等衣物攒到夏天拿到东湖里去洗,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在家中洗衣物担水、热水、倒脏水、晾晒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东湖里洗出的衣物比在家里洗的干净、鲜亮,还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
  那时的东湖可谓“一碧渟泓,鱼游鸟翔”。蓝蓝的湖,清清的水。每当清香的肥皂泡沫流入水中,大鱼小鱼争先恐后游来吸食,如你趁机将双手轻轻伸入水中一掬,三五条小鱼就在手中,然后轻轻放回水里,鱼儿迅速游走,当又一股肥皂泡沫流入水中时,它们又毫无顾忌的涌来。边洗衣物边和鱼儿嬉戏,到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温馨有趣。
  洗衣最集中的地方在东湖的西南角,也就是当时的观礼台以南。这个地方水浅、坡缓、沙滩面积大,且离县城居民区较近。湖边摆放有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用石头支垫而成的简易“洗衣板”和或圆或方的座石,洗衣板的板面前低后高呈倾斜状,前半截深入水中,后半截高出水面。这些就地取材、随“地”而安的洗衣板,其形状、大小、吃水的深度各不相同,间隔的距离远近不等,摆放的位置虽并不整齐、美观,但却错落有致;座石的高度与配套洗衣板不能说比例恰当,但操作起来却也方便、适用。
  来东湖里洗衣的多是女性。有中年妇女,有年轻媳妇,有青春少女。她们或母女相随,或姐妹、姑嫂相伴,或相遇或相约,三三两两来到湖边。因这个季节是洗衣的高峰期,即使来的早也不一定就有空位置等着你,可你也不能闲着,要先与正在洗衣的人预约一个位置,把你带来的衣物浸泡在这个位置后面的浅水处,然后蹲在湖边洗小件衣物,有时还要帮没伴的人将她洗干净的大件衣物一块拧拧水,在岸上帮她凉凉洗好的衣物。不管你和她是否相识,但互相帮忙人们还是乐意的。在这里没有争抢,没有怨恨,有的只是相互帮助的快乐和辛勤劳动的幸福。
  前面的人即将上岸,你早已做好了下水的准备:挽起裤腿,脱下鞋子,把浸泡的衣物移到洗衣板的左右,她前脚下,你后脚上,开始作业。先是打肥皂洗去污垢,然后站起来拽着衣物向前移几步,弯腰漂涮干净,接下来就和同伴一人握住衣物的一端,拧干、绷展,晾晒到湖边的沙滩上。你不必担心沙滩上的沙石会把衣物弄脏,这里的沙石经过湖水、雨水的冲刷非常干净,等到衣物干了轻轻一抖,沙子就会全部脱落。就这样,洗一件、晾一件,干一件、收一件。衣物全部洗完晾好,就进行今天洗衣的最后一道、也是一定要进行的程序——洗头发。不论你是何种发质,用湖水洗后都能使人觉得柔顺、亮泽、易梳理。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东湖里的“宝气”吧。洗完头发后,就可以坐在岸边的柳树下休息一会,这时,看看沙滩上晾晒着的颜色分明、干净鲜亮的衣物,心里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喜悦感和成就感。等到头发干得差不多了,最后晾晒的衣物也已半干,然后一件一件叠得整整齐齐,放到脸盆中准备回家。虽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又饿又累,但一路上和同伴们还是有说有笑,真可谓“累且快乐着”。
  我们的先人在东湖里洗衣的历史有多久,我不得而知,只知自我记事起已是这样,那时最高兴跟随大人们到湖边玩耍。记得很小的时候,得知妈妈明天要带两个姐姐去东湖洗衣,今天就开始跟妈妈软磨硬缠,在答应了“不准乱跑、不准离大人太远、不准向水深的地方走、不准随便摘掉草帽”等诸多“不准”的情况下,自己开始准备玩耍的工具——捞鱼的小网子,装鱼的小瓶子,其实妈妈也早已为我们备好了这些物件。第二天来到湖边后,妈妈洗大件衣物,姐姐洗小件衣物,二姐边帮姐姐晾晒衣物边和我玩耍。我们光着脚丫,一会儿草丛中,一会儿沙滩上,一会儿水中,捉蜻蜓、逮蝴蝶、捞小鱼,把捞到的小鱼放入小瓶中。这期间,妈妈或姐姐还要抽空帮我们把头发洗干净。有时,见大一些的男孩子能用瓦片在湖面上打出一串串的水漂儿,自己也试着打,但投向水面的石子总是重重地落入水中不见踪影。
  随着我们姊妹逐渐长大,两个姐姐一个接一个成为洗衣的骨干,我也由玩耍过渡到为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洗小件衣物,或将晒干的衣物叠好收起。到十五六岁以后,我也成为家中洗衣的“主力军”。那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大杂院中,院内相差四五岁的女孩子就有七八个。每到夏季隔三差五相伴到东湖洗衣、洗头成为我们的一大乐趣。有时洗完衣服后,胆大的伙伴还要在湖里游泳(方言“耍水水”),我们只好等一等,看到伙伴一会儿“钻暗窝”不见踪影,一会儿“打狗刨”四脚在水中搅动,一会儿“死人漂”仰卧在水面上,心里有着无限的羡慕,但因自己天生胆小,加之出门时妈妈一再叮嘱绝不能单独或和同伴们“耍水水”,所以,“旱鸭子”的我始终也没有在东湖里真正地游过泳。现在回想起来心中不免就有些许遗憾。
  孩子们到东湖里洗衣服,大人们会根据衣物的多少算出你回家的大致时间,饭菜也做成半成品。如果因洗衣的人多或同伴游泳玩的时间长没有按时回家。妈妈总是站在巷口一遍遍的等待张望。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我漫步于东湖边,每当盛夏之际,我都会想起当年在东湖洗衣的情景;每当和儿时的伙伴、同龄的姐妹谈起相伴东湖洗衣时,每个人的脸上定会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难忘的童年,难忘的东湖,难忘的儿时东湖洗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