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文化*长廊总第2377期 >2012-06-24编印

最平凡的幸福——《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马向波
刊发日期:2012-06-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妈妈做好的饭菜;周末,没有爸爸陪着踢球。相反,他们要去背水、洗衣服、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虽然他们有父母却见不到,他们的父母想陪他们却做不到。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纪,得到的却是孤独与无助,而随着他们年纪逐渐长大,除了理解父母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这本书就主要记录了26位来自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留守儿童的220篇日记,真实反映了这些孩子们令人心酸的留守生活,从贫乏的物质生活到亲情的缺失,从繁重的家务和生产劳动到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强,从随时可能失学的问题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理问题,这本日记既折射出这26个孩子的心声,也是全国数万留守儿童的生活缩影。
  作者杨元松不是家喻户晓的作家,而是这本书中26个小作者的的班主任,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语文教师。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他要求孩子们每天写日记。本来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活动,但在那一篇篇日记中,他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坚强和困惑、乐观和坦然,并深受感动。但他无能为力,决心把这些的故事,告诉那些不知道的人们,才使《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问世。“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为他们修桥铺路,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这是书中杨老师说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
  愿朋友们因为这本书找到最平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