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尚贤
徐沟背铁棍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今年在徐沟镇东南坊建起了“徐沟背铁棍传习所”。在为“传习所”搜集资料时,发现有些材料上,将徐沟背铁棍发展史上的“十大股”与“十老社”混为一谈了。如:有的材料中写道:“徐沟东南坊人张四维经商回家探亲,与张称心等10户组成的“十大股”(又称“十老社”)。还有的写道:“随着晋商经济的发展,民间出现了由富商为主体的“十老社”组织”。
究竟“十老社”与“十大股”是怎样的组织呢?且看《清徐县志》中的两段记载: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徐沟境内旱灾严重,百姓心急如焚。于是县城内‘十老社’组织部分人去太谷县的大白村龙王庙求神祈雨…….”“民国四年(1915)徐沟东南坊人张四维,从河南项城经商回来,介绍了该地区背铁棍的改革和活动情况,于是有张称心等十人组成‘十大股’筹集资金,潜心改革…….”
从以上两段摘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两个组织——“十老社”是明朝嘉靖年间徐沟城内的一个地方社会组织,而“十大股”是民国四年,由张称心等十人合伙入股,出资、出力、出谋划策,研究背铁棍改革创新的民间艺人组织。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区分开了,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