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社会*观察总第2362期 >2012-05-20编印

东湖边的放歌者
刊发日期:2012-05-20 阅读次数: 作者:陈宏健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新闻特写本报记者陈宏健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悠扬的歌声在东湖边上空回荡。初夏的早晨,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怡心园健身器材旁老年朋友们演唱的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成了最动听的音符。慷慨激昂的歌声,使不少参加晨练的市民也不约而同地加入到演唱队伍当中,有的市民则当起了“啦啦队”!
  在这块场地上,一位78岁的老人拿着麦克风指挥着大家唱歌,50多人围成半圆形唱得很是投入,也很放松。而在他们面前的两棵大树中间则牵起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挂着一排用毛笔书写的歌词。
  组织歌唱的“总指挥”,今年78岁的牛书义老人说:“大家都是自发而来的,不用催促,不用招唤,在锻炼的同时唱唱歌,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歌词带给人的无限畅想,真是再好不过了。”
  刚开始的时候,这支“合唱团”只有10余人,除刮风下雨等特殊情况外,每天早晨6时至8时,大家都会相聚在东湖西岸集中唱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唱歌地点由西转东,许多人慕名前来参加合唱,人数也逐渐增多。目前牛书义老人抄录的歌曲有红歌、秧歌、民间小调等160多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少年壮志不言愁》、《报母恩》、《十大劝》等歌曲传承弘扬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传统的美德,表达着大家发自内心深处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他每天要从中选出20多首歌曲,带领大家合唱。平时参加合唱的人保持在50多人,每逢节假日参加合唱的人比平时的要多。
  合唱现场,不少市民踊跃参与到歌唱的行列中,今年46岁的张阿姨一个健步站在“台前”,给“台下”的观众献上了一首她最拿手的《春天的故事》,熟悉的旋律刚一响起,围拢着的不少会唱的市民也跟着唱了起来,就连不熟悉曲子的也不闲着,一起跟着音乐节奏打着节拍。
  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着大家唱得有滋有味,已62岁的刘大爷也不甘示弱,他在舞台上深情地演唱了一首《当兵的人》,雄壮的歌声响彻天空,顿时把气氛推至高潮,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刘大爷说,他很喜欢唱歌,哪里有唱歌的,他都会积极地去参加,“唱歌让我心情舒畅,我要一直唱下去!”““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在醉人的春风里,歌声荡漾在秀美宁静的东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