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防震*减灾总第2359期 >2012-05-13编印

建房要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刊发日期:2012-05-13 阅读次数: 作者:陈敏丽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陈敏丽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成灾具有瞬时性特点,令人难以防范。因地震而瞬间倒塌的房屋,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加剧了群众对地震的恐惧,同时也促使人们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比如,人们买房要看该房屋是否抗震。一些建筑商利用人们这一心理,乘机夸大对其建筑抗震能力的宣传。群众应该对房屋的抗震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免盲目轻信,上当受骗。
  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抗震设防要求标准,对房屋的抗震能力通俗化时,是用地震裂度来表示的。例如,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我们清徐县在部分地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为大于0.20g,转换为通俗的说法就是大致烈度在八度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这一地区的一般建设工程应按八度抗震系数来进行抗震设计。《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的场地类别划分是根据全国大多数场地条件确定的,因此也是一般工程抗震设防的最低要求。
  按这样的抗震设计要求,建成的房屋应该是“大震不倒、中震能修、小震不坏”。也就是说,如果发生高于这个烈度一度左右的地震,这个房屋应该做到不倒塌、不死人;如果发生相当于这个烈度的地震,这个房屋应该做到不损毁、略作简单维修就可以继续住;如果发生小于这个烈度的地震,这个房屋应该做到不损坏。
  在建设中提高抗震烈度设计,意味着提高建设的标准,必然要提高建筑的建筑成本。一般来说八度以下,每提高一度烈度标准,建筑成本要提高15%—20%;八度以上,则每提高一度烈度标准,建筑成本要提高20%—30%,甚至30%以上。
  除了建筑抗震烈度,建筑抗震的能力还要看它的选址是否正确,是不是建设在地裂缝、断裂带影响范围,砂化,液化是否严重等。
  所以,我们买房时,要检查该房屋是不是经过了地震审批,是否按抗震标准设计和施工等,不能简单听从建筑商的介绍。作为建筑商和开发商,如果违背事实做夸大宣传,则构成虚假宣传。想购买抗震住房的群众,请擦亮你的眼睛;想自己建房的群众也一定要考虑抗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