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见素
一棵落尽了叶子的树,一眼就可以望穿一切,却挺拔了两千年。这里的每一个回忆,仿佛都来自前世,每一个字符都是带到今生的胎记。
最恒久的爱情——《关雎》
那个绝美的爱情,没有人不知道。
一个贵族男子,悠闲地漫步在黄河边上,偶遇一个民间女子,在河心小洲上采摘荇菜,故事就发生了。
河水浩渺,芦苇丛生,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气,漂亮的芦花在水雾里轻轻晃动。男人的视线穿过芦苇丛,穿过苍茫淡远的空间,停留在河心的沙洲之上:那窈窕的女孩正专注于她手里的活儿,左看右看,精挑细拣,轻盈如蝶,灵动如鹿。她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她的一次劳动将成为最具古典情韵的一幅水墨画,更将遭遇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情。
岸上的男子看得入迷,爱情倏忽爬上心头。于是,他唱: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这样的爱情纯粹、圣洁,是天作,与世俗无关,以至于吟唱至今,没有人会想到去考证“君子”是谁,故事的结局如何。
据说,“君子”是文王,而结局,已很不重要。感谢国君这一次随意出行,偶然间成就了天地间最恒久的爱情。
最深情的思念——《采葛》
当假大空成为特色,这个世界就变得说不出的可怕。假烟、假酒、假奶、假钞、假商人、假名牌、假官、假记者、假新闻、假爱情、假结婚、假离婚……当然,只要有利益,什么都可以造一个或许多假的出来。
其他一切都不说了,只有爱情变得假,让人心里最难受。
有位运动名人说过:“我要是在没得冠军前结婚就好了。”这应该是真心话。这种时候,想明辨对方爱的是他本人还是金牌,或许比创纪录还要困难。他在他奋斗的领域一往无前,笑傲江湖,在爱情面前彷徨了。能不迷茫吗?人心里的算盘,任他再高明的科学技术也难测定。一不小心上了当,那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在他人是出卖了爱情,在自己则是受到了侮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又是什么样的爱情,使得人这样一唱三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最美妙的劳动——《芣苢》
只要泡茶,就会想到采茶女。
莫名其妙的,我脑子里的采茶女必定穿蓝底白花布衣,她们镶嵌在山坡上、茶树里,定格的动作是用兰花指,将茶树心里与她们一样鲜嫩水灵的叶子掐下来。这些田家女个个是歌手,采茶是劳动,也是一场青歌赛。
可惜,现在,妙龄少女很少去采茶了;而采茶的人,早已顾不上唱歌了。
杯中的茶都像隔了夜。
一个遥远的记忆:一种菜,芣苢,也叫车前子,俗名羊耳朵。俗称的好处是来自民间,更符合审美习惯。它形象极美,如果你的观点和我一样,赞成世间最美的是动物们的眼睛和耳朵的话。
因为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荣幸的,它作为一个美丽的意象保存在泛黄的书页里,摇曳在时间的长河里。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之。
它的意思是:我们去采车前子,快快把它采下来,用衣襟把它兜回来。
我想,这应是世间最美妙的劳动了。
最肥美的土地——《绵》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从后稷封邰地始,经四世而建国于豳,又经八世到古公亶父。他修复祖上的功业,积德行义,国人都爱戴他。戎狄进犯,欲得财物,就给他财物;要土地和百姓,百姓们都很气愤,要前去作战,古公说:“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子,予不忍为。”于是他放弃祖业豳地,迁居歧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都追到歧下。《诗经》有一首歌记叙这件事: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大意是说古公亶父和他的姜氏夫人,赶着马,顺着西水来到歧山之下,那里土地肥美,苦菜都像糖一样甜,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在这儿安家。
《诗经》里同时录有《生民》、《公刘》歌咏周人始祖后稷和从邰地迁豳立国的公刘。后稷的功劳,按帝舜的话说是“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所以司马迁认为“天下得其利,有功”。公刘的业绩是“復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
周人的德勋到西伯姬昌时达到极致,如清辉满月遍撒中原。秉笔直书的太史公也不能掩饰自己的溢美,在记叙西伯行善,遍及诸侯后,特别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虞、芮两地的人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去周评理。到了周境,他们看到此地的百姓,耕地的人互让地畔,路上的人尊老爱幼。这两个人很惭愧,互对对方说:“我们这样争吵,周人认为是羞耻的,还去干什么呢?只能是自取耻辱啊!”于是互相让步,回去了。
自古以来,百姓们的希望简单、朴素,他们的容易满足足以让有良心的人感到心酸。谁的心里盛着人民,人民一定爱戴他,历史也一定铭记他。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这里,有一片最肥美的土地。
最诗意的怨恨——《式微》
役人和被役,是伴随远祖解决温饱,有了剩余产品而产生的一种关系。随着产品过剩成为普遍现象,这种关系相应的成为一种社会形态。一个社会的人,必然是这种关系里的一个成分,不同的只是役人还是被役,或者役你的人多还是你役的人多,还有役人手段的区别。
我见过许多外地来打工的人,就在这个小小的一点都不发达的镇上。他们干得活儿最苦最累,得到的薪水却最少最不及时。这是企业运转正常的情况,如果不幸企业亏损,对不起,亏损的只能是一线工人的劳动,所以拼命一年最后没钱买车票返乡的人也有。
有一个报道,触目惊心:一个打工者,月薪400元,母亲死了,火葬的费用要1000元,需要他不吃不喝三个月,于是他把母亲水葬了。毕竟得先管活着的人吧!
我想起了几千年前流传在邶地的一首歌谣: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这首诗说:天要黑了,该回家了,要不是你,我哪里会起早贪黑,泥里水里呢?
我就为这些被役使的人感到欣慰,至少,他们还有心情用歌咏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埋怨。
人生于世,辛勤的劳作不能避免,只是当牢骚毫无诗意,变成纯粹的牢骚,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盼头?从另一个角度看,被役使的百姓连吟唱的气力和心情都没有了,这世道还有什么意思?
式微,式微,胡不归?那是世间最美丽的埋怨了吧!
最动人的衰败——《黍离》
第一次读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认为“萋萋”就是“凄凄”,不胜悲凉。后来发现错了,原来是草木长得茂盛,可内心里怎么也不愿接受。第一次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以为谷子高粱长得东倒西歪,是无人打理的野生植物。不想又错了,“离离”是繁茂的样子。这两个词给我的印象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很让人困惑,不明白造词的依据是什么。
我们家搬出旧房子五六年了。今年春夏之际,村里要收回那些闲置的空院子,我和母亲一起去清理剩在那里的杂物。
铁门板和门锁上长满了铁锈,费了好大劲才撬开。一脚踏进去,脚下软绵绵的。低头一看,原来长在一小畦里的草莓爬满了院子,叶子密密匝匝挤在一块儿,像质地厚实的毯子,一抬脚,蔓子就缠在脚上腿上。一棵椿树,搬家时才有院墙一半高,很不成气,现在却有三层楼那么高,粗枝大叶,树干笔直,泛着青光。檐上瓦楞草与人齐高,茂密青翠,与长在肥沃的土地里没有区别。院子里没有我想象的凌乱,反而一派生机,只有被风雨剥尽颜色,蚀掉光泽的窗棂,破损的玻璃和坍塌的院墙,诉说着这五六年的荒芜和寂寥。
我忽然理解了这种意境。按照毛宗岗的意见,这首黍离诗是周人东迁后,周大夫路经故都,看到宗庙宫室毁弃垦为庄稼地而发的故国之思兴废之感。这样就好理解了,不只是凌乱荒凉才是衰败,自然蓬勃生机的大背景下更见得人事的无常。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这首国风,应是最美丽的衰败了。
最解恨的批判——《相鼠》
在春秋那个乱成一团糟的时代里,卫国当是极致。
首先是兄弟相残。
卫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完嗣位。没过几天,完就被弟弟州吁刺杀篡位。到了他们的下一代,卫宣公的儿子朔为了君位不惜杀掉两位兄长急子和寿。
其次是子烝父妻。
卫宣公晋为人淫纵不检,做公子时就与父妾夷姜私通,并生儿子急子。他即位后,急子已长大成人,娉齐僖公长女为妻。宣公听说齐女有绝色之姿,竟然瞒过儿子筑台纳媳,就是兴风作浪的宣姜。后来这个女人又作了宣公另一个儿子的妻子。有史诗记载这些肮脏的事情:
子妇如何攘作妻,
子烝庶母报非迟。
夷姜生子宣姜继,
家法源流未足奇。
再次是玩物丧志。
有史料记载卫懿公好鹤亡国:
“卫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最好的是羽族中一物,其名曰鹤。“那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所以懿公好之。因懿公偏好那鹤,凡献鹤者皆有重赏。弋人百方罗致,都来进献。自苑囿宫廷,处处养鹤,何止数百。”
贵族爱养宠物,没什么可说的。懿公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有别人不能比的优势。所以:
“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若出游,其鹤亦分班从幸,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曰:‘鹤将军。’养鹤之人,亦有常俸。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
敌人打来了,要派老百姓去抵御。老百姓说不需要我们,只用那鹤将军不就行了。
结果就不用说了,身死国灭,自然之理。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百姓说的是:连老鼠都有皮有脸有体面,人如不知礼仪,没有廉耻,不赶快死去还等什么呢?
真是解恨啊,要骂,就骂他个痛快!
最美丽的妇人——《硕人》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齐地出美女,这在战国,众所周知。但美成这样,真是不可思议。这里歌咏的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历史记载这位美丽的夫人性情温和贤淑,不嫉妒,视其他妃子的儿子如己出,还进宫女给庄公。
同时期的齐僖公也有两个绝色的女儿,一个是卫宣姜,就是许给了卫宣公的儿子急子,却为宣公贪美色纳为己有的那位夫人。她后来搬弄是非,害死了宣公的另一位夫人夷姜和宣公的两个儿子急子和寿。另一个是婚鲁君的文姜。史书记载文姜“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但她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淫乱,并因之害死了丈夫鲁桓公。齐风中针对此事的诗共有3篇,其中最有名《载驱》讽刺他们兄妹的不伦行为: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这首歌谣渲染了文姜回齐国与兄长相会的情景:马车跑得快,车子极华美,齐女出发早,神情逍遥又放荡。
从《硕人》与《载驱》的对比,又一次证明先民的好恶爱憎从不以身份和美貌为标准,这样的审美水平,真让文明时代的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