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幸福*清徐总第2342期 >2012-04-01编印

问渠那得香如许
——县职教中心在太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屡屡折桂现象解析
刊发日期:2012-04-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问渠那得香如许
  ——县职教中心在太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屡屡折桂现象解析
  ◆本报记者苗志崇陈宏健


  3月24日,为期一周的太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在省城太原落下帷幕,由县职教中心选送的105名参赛学生在34个中等职业学校精心选拔的2900余名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闪亮赛场,以文化素质测试总均分太原市第一、学生个人等级奖48人次、优秀奖31人次的优异成绩展示了我县职业教育风采,同时,10名教师被授予市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真实体现了我县蒸蒸日上的职业教育水平。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相当于普通教育的“高考”,而这种汇集各校精英的组织方式、竞赛式的规则,则让这项大赛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在本次大赛中,县职教中心共选派了105名学生参赛,获奖率达75%,文化课素质测试更是领先了第二名将近十个均分。如果排除一些诸如美容、美发等刚刚开设不到半年,纯属“练兵”性质、重在参与的新项目,参赛学生的获奖率将达到惊人的82%。而与以专业见长的老牌名校的“狭路相逢”,我县学子也丝毫不落下风,在会计项目比赛中,我县16名参赛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排名以多出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明显优势,以综合性职业学校的身份力压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名列第二,仅次于“主场作战”的太原市财贸学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在汽修、舞蹈技能、电子图表、篮球、田径等项目上,县职教中心都取得了零的突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个奖项都收括囊中。
  在四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职业教育“大比武”中,以区区不到十分之一人口的一县之地获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首届“太原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于2011年举办,我县虽然收获颇丰,却在一些项目上被剃了“光头”,尴尬情形犹然在目,却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一雪前耻,除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深厚功力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为此,我们特地走访了县职教中心,带着心中的疑惑,如此优异的成绩究竟来自哪里?
  
  来自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职教中心共有1200名学生,本次选派的学生近学生总人数的10%,如此大范围的“选兵”,让职教中心的老师们都很“头疼”。一年一度展示职业教育风采的大赛,不仅事关学校的荣誉,更关系到学生们今后的前途,光闪闪的奖章无疑是学生的就业履历表上一枚极有分量的“砝码”,推敲取舍往往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奇怪的是,在我们的采访中,同学们对此却表现得相当的“超然”,显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健。
  老师们说,这是“感恩教育”的成果,是校风转变的结果。在校园的文化墙上,各种德育教育琳琅满目,班级教室走廊上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版报在为我们做着无声的解答。近期以来,学校大力实施“感恩教育”,这种触及灵魂、改变思想的风暴迅疾席卷全体师生,润物无声地改变了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果,好的风气——好的学生——好的成绩。
  
  来自于队伍建设的凝聚力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个别学生的好成绩,来自于一个相对平均的整体水平,没有较高的水平线,这些好成绩的取得是不可想象的,教师的能力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是老师们却说:“我们教师的水平并不强于别的学校,但是我们的学生确实很优秀。”这样的话让人很费解,不过在采访过多位老师,听取了他们平时教学工作情况和“备战”技能大赛的介绍后,我们也就释然了。
  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敬业意识是取胜的关键。在“备战”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密切协作,各专业高度重视,学科组长带领专业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大家一同研究大赛方案、一同确定参赛项目等。美术技能项目,张瑜、左振兴、董颖伯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模拟各种静物摆放,人物速写。计算机专业各技能项目,贾俊峰、刘丽果、刘美琴、刘志燕、张艳集训期间紧密配合,共同研究训练方法,在如何提高速度和质量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职教中心,一个教师的优势就是整个团队的优势,某方面的特长就是整个团队的特长。于是,成绩的取得也是显而易见的,齐心合力——优势凸显——好的成绩。
  
  来自于永不知足的动力
  计算机专业的刘美琴老师在我们交谈中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这个在学生们面前博学自信的老师仿佛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脸红彤彤地说不出话来。在本届大赛中,她的六个学生参赛,有五名获奖,这让她有点内疚,因为去年计算机项目是“百分之百获奖率”。同样的表情在职教中心闫渊林主任的脸上也能看到,得了这么多奖,他却看不出什么高兴的样子来,“老师们付出太多了,一些老师忙起来就连家都不要了,学生们也很刻苦,但是校方对他们的关心和服务远远不够,我们这些主要领导在管理方法和发展思路上也有很多缺陷……”
  近两年,职教中心的领导教师赴全国中职示范院校——武安职教中心、践行“弟子规”典范学校——河津二中等名校参观学习。不断地向优秀的院校看齐,以他们的勤劳和刻苦填补一个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不足,逐渐丰满强壮待飞的双翼。这大概是好成绩取得最主要的原因,永不满足——奋发图强——好的成绩。
  “不经几番风霜苦,哪来满园扑鼻香”,对于闫渊林主任和他的教师们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远未到达温暖的春季,即便偶尔的清香也不足以让他们满足,因为清徐的职业教育在他们的手中,因为清徐的未来孕育在职教中心的校园里,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方,有更多更大的困难在等待着他们去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