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文化*长廊总第2339期 >2012-03-25编印

长篇小说连载---罗贯中传奇(第九回)
刊发日期:2012-03-25 阅读次数: 作者:啜希忱编撰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啜希忱编撰
  太原城贯中迷评书
  罗贯中考秀才落榜后,父亲罗锦也从太原回到清源,经父母兄长再三解劝后,贯中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一天晚上,父亲罗锦和智夫人商议后,决定带贯中去太原继续求学。罗锦又把才聚、才本、才增、才森、才宝、才仓六个儿子叫在一起,要长子才聚好好在家照顾母亲和四个弟弟,好好读书,千万不可惹事生非。
  贯中随父亲来到太原,住在府衙对面的天平巷内,罗锦在附近找了一个教书先生,教贯中继续读书。贯中看到省城市面繁荣,心中高兴,除每天读书外,还找些评话闲书来读,一有空,就去街头巷尾去听评书。那时海子边最为热闹,有说评书的,有唱小曲的,有练杂耍的,有时还有戏班子演出,那里成了贯中常去听评书的地方。那时正当元朝末年,官政腐败,民不聊生,百姓受尽战乱之苦和土豪恶霸的欺凌,贯中早已看淡功名利禄,眼见世道浑浊不堪,已无心读书。当时正是是评书、戏曲兴盛之时,“说三国”十分流行,贯中一心想像刘、关、张那样,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整天迷恋评书,有时连上学、吃饭也耽误了,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父亲罗锦为此十分恼火,只是在司衙内公务繁忙,也无心教训贯中,除了劝解,只能唉声叹气。贯中有时在书店买些“说三国”的评书本子,找些民间流传的稗史、野史在家偷偷阅读。他天资聪明,记性非凡,读了之后经常给小伙伴说“三国”,讲故事,有时也唱些民间小曲。
  又过了两年,一天,贯中正在家中读书,听见附近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小曲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隔壁邻院新搬来一户从晋北来的三口人家,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姓朱,是说评书的,十六七岁的儿子叫虎子,是耍把式卖艺的,还有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名秀芝,除了跟父亲学评书外,还能唱些民间小曲。一家人因家乡闹灾荒,到太原卖艺混口饭吃。
  罗贯中知道后心中大喜,有空就去邻居朱家听朱大爷说评书,有时还教虎子练些拳脚功夫。没几日,就和朱家三口成了好朋友。凡朱家在省城有大事小事,贯中都尽力去帮助,使朱家老少对贯中非常感激,也十分喜欢。特别是秀芝对这位罗公子更是有十分好感,但凡有空就缠着让罗贯中教她读书认字,贯中也向朱大爷学了不少评书段子。罗贯中在朱老汉的院里又说又唱,有时还和虎子切磋武艺,这引起了街坊一个小男孩的极大兴趣,经常到院子里看他们说唱对打。
  罗贯中见这男孩约八九岁,生得眉清目秀,惹人喜欢,就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何常来看热闹。那小孩说他姓贾名仲明,就在附近住着,父亲是做生意的,因他也非常喜欢听评书和小曲,见罗贯中能文能武,心里十分佩服。罗贯中也很喜欢贾仲明,二人一见面就觉得十分投缘。贾仲明经常向罗贯中学些评书段子,罗贯中也教他一点武术功夫,很快他俩就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