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源
咱清徐人夸人,有个褒奖词便是两个字:待见!也便是喜爱的意思。那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呢?清徐人便会说,因为这人“吃皮耐厚”呗!
王翠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便是被群众共同评价为“待见”与“吃皮耐厚”的人。王翠平是谁?长什么样?听听群众怎样描述。她大概四十多岁的光景,中等身材,好像眼有点问题,长得很单尚(单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瘦弱的女子,却以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范,成为清徐法院有名的“工作狂”、“拼命三郎”,成为老百姓心中满意、待见的好法官。
群众待见,有待见的理由。这不,与她打过交道的两位村里的老汉、老太太们讲起她的故事来可是有鼻子有眼儿的。
某日,一老汉的侄儿遭车祸住院,其弟弟弟媳在医院照看脱不开身,老汉便自告奋勇前来法院立案庭立案。翠平细细查看了老汉的全部材料后告诉老汉:立案必须得当事人或当事人的监护人来办理,大爷你来办,按有关法律规定是不行的。老汉一听就火冒三丈,说你们法院就是刁难我老汉没钱,不给我办案。于是就大喊大叫地闹了起来。面对如此情况,按说应该请法警出面制止,可翠平没有这样做,她走出来,将老汉请到另一间办公室,和庭长段卫红一起给老汉做工作,帮助老汉将起诉状修改好,打印好,将证据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告诉老汉:“立案材料已齐备,你老人家回去照料侄儿一下,让他大人来办就可以了。”这老汉被翠平和卫红的真诚帮助所感动,就在那儿只是连声说着谢谢的话。
另一日,有五位老太太前来立案,这五位老太太都是某厂退休职工,贪图小利参加集资入股建厂被套住,无奈起诉至法院。翠平见状,细细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她们填写材料,安排庭内同志尽可能提供帮助服务。五位老人异口同声称赞说:“咱先不说要上钱要不上钱,清徐法院立案庭这个王同志的服务态度可真应该受表扬。”
的确,来法院立案的人大多是社会上的弱者和不幸者,作为人民法院精神文明的窗口——立案庭起着同人民群众鱼水相谐,血肉相连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微笑的举动,每一句温暖的话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都在传递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在这里,王翠平和她的同事们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一点。相比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有着天壤之别。
相对而言,清徐法院较周边县、市法院案件多、工作量大,翠平和她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那是平常的事情,而这拼命三郎一旦专心工作起来,就会将多年来头疼眼疼的毛病忘得一干二净。而这翠平也有个特点,要说她好说话,那可真是好说话,凡是不违反法律、政策的事情,总是能帮则帮,有求必应,总以尽快帮助当事人立案为己任;要说难说话,发起威来却是铁面无私,说不行就是不行!
瞧瞧,这位令人待见的王翠平,就是这么的“吃皮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