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琳
“一个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背包十年》
流浪,我憧憬着也许有一天能达到的境界。然而他已经做到了。张金鹏,中国第一个职业旅行家。他用十年的时间,游荡在中国的角落中,更将流浪的步伐迈进了欧洲大陆。他所代表的“流浪”不同于时下浮华的陈词滥调。
流浪是一种人生态度。有谁能说流浪的人生一无所有呢?比起那些活在压迫之中,为金钱奔波的生活,流浪是独树一帜的轻松快乐,彼岸只有远远眺望的份,此岸,自由地走遍世界每个角落。有句话这样说道:“人生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行动,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是用再华丽的词藻也形容不出的。
流浪是一种勇气。曾几何时,我们会在毕业册上“我的梦想”一栏填上“环游世界”。它只是脑海中的念想,转瞬即逝,有谁真正放在心上,又有谁能将它实现。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却只将心中闪过的梦想永远定格,留下终身的遗憾吗?我无法从现实的泥沼中挣扎出来,抑或是缺少那一份勇气吧。小鹏在小时候总是将想去的地方像报菜名一样讲给别人听,别人也只当是笑话一场,然而现在他也这样做,别人只有羡慕的目光,因为他可以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流浪是一种境界。《孤独星球》里青年旅馆总是爆满,无数背包客在西贡走走停停。我不能体会流浪的滋味。《背包十年》里,小鹏说:“自由必与孤独相伴”,这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空洞。独自一人,远离那些熟悉的面孔,去寻找自由,内心的孤独迷惘无人倾听。只能在到过的地方留下静默的快乐。小鹏在比萨斜塔下睡在睡袋的那一晚,警察没有阻拦他,那一觉很安稳。读到这里,不免有些心酸。必须学会独立、坚强,这是流浪的真谛,在来往穿梭的过程中,让心灵上获得淡定从容,这着实不易。我想,达到这一种境界,是心灵积淀的必然结果,只不过,我几时才能真正成长到这样的境界呢?
流浪是我不可企及的远方。小鹏走过了地中海沿岸白蓝相间的房屋村落,沿着湄公河细细打量贫苦的裸着身子的小女孩,也绕过撒哈拉沙漠,去看望那些用铁路连接外界的黑人土著。没有人的青春是用来大把大把地浪费的,只是选择不同,命运总该如此。总是要等错过之后才明白,值得珍惜的是时光而非物质,或许浸润了后悔的眼泪,只是让自己更加失望,梦想离自己更远而已。
待到可以真正放下一切,骄傲地宣告:“我在流浪”。那时,我想会是真正的快乐。即使全世界都在阻止,也如堂吉诃德一般勇往直前。正如《背包十年》最后写道“去最遥远的地方/去别人都不敢去的地方/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为梦想而战”。
我用最拙劣的方法留住心底的那一丝信念,只为有一天,真的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