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民生*视点总第2322期 >2012-02-15编印

走基层·360行
龙腾盛世鼓欢歌 飒爽巾帼舞英姿
——记迎宪“英姿”女子军乐团创始人王美英
刊发日期:2012-02-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张睿婧
  她们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她们还有一个身份———迎宪“英姿”农民女子军乐团的成员。这支由清一色农村妇女组成的女子军乐团成立九年来,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四十多人,期间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这支特殊的军乐团,走近女子军乐团的创始人王美英,也由此走近了这群不一样的农村妇女……
  在五音不全中启航
  64岁的王美英在迎宪经营着一个卫生所,近四十年来,她为村民们看病疗伤,输液打针,……作为乡村医生的她,常常要到各家各户看病问诊,在与村民们的接触中她发现,村里有许多婆姨们,走东家,串西家,家长里短说不完,成天围着锅台转,没事儿麻将桌上搓一搓,更有甚者染上赌博陋习,为此产生家庭矛盾……看着这些婆姨们的生活,王大夫又急又气,医者仁心,她想做的不仅仅是医好病人身体上的疾病,更想治好她们心里无聊空虚的坏毛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改变社会风气的作用。为了给村里的婆姨们培养一种属于自己的爱好,王美英决定组建一支女子锣鼓队,把有空余时间的婆姨们组织起来,学点有用的东西。
  说干就干,她自己投资购置设备,鼓励迎宪的广大妇女同胞们积极参加,2003年10月28日,经历了一番思量、筹备,定名为“英姿”的女子军乐队总算是有模有样地组建起来了,王美英也被这群婆姨们亲切地唤做王老师。
  队伍有了,设备器材有了,但是,要把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最初,面对摆在面前的一件件“洋”乐器,婆姨们一个个显得既惊喜又兴奋,可没过多长时间,一个个便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下脑袋。为啥?她们中间绝大多数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大部分人不识乐谱,能哼几句歌的也五音不全、时常跑调,更不要说懂“五线谱”了。用嘴对着管、号一吹,任凭她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腮帮子鼓得溜圆,脸面憋得通红,脖子青筋暴起,这些洋玩艺儿就是“默不吭声”。
  看着婆姨们泄气的样子,王美英多方求助,请来了县里退休的音乐教师康兴新、庞如浩等几位老师义务为婆姨们进行授课,就从最简单的“叨唻咪”开始……
  在求知求学中续航
  跨过“能吹响”这个难坎之后,女子军乐团又开始向“能吹曲”的高度爬坡冲刺了。老师是慈祥的,多次反复地讲解着每一个音符的吹奏要领;老师又是严格的,一段乐曲吹不好就别想走。演奏对于一个军乐团来说是最为关键的,王老师耐心引导,辅导老师们循循善诱,整个冬天的近百日里,她们每天下午风雨无阻坚持学习,不会发音,就用拼音、汉字标注,不会吹奏,就不停地练习,有的为了练好乐器把嘴都吹肿了,可她们依然热情不减,竟生生地征服了这些西洋乐器。在王美英的卫生所里,后面的一间屋子专门用来做练习场地,练习间里摆放着各种乐器,这是大家的“武器”。王美英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妇女中途几乎没有人产生畏难情绪,她们用自己独有的坚韧和刻苦,克服了许多困难,沉浸在音乐世界的美妙中。王美英欣慰地说,她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只有真心喜欢才能让她们长久地坚持下去,她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念想如今成了现实。
  王美英老师说,在演出中她们也曾遭遇过不屑的眼光,队员们伤心难过,气得哭鼻子,可是在音乐的世界中,她们重新找回了自信,昂扬向上,敢做真我。过去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演变成了如今激情四射的军乐声,而今的演出台取代了过去的麻将桌。连家里的男人们都对军乐团的“娘子军”们赞不绝口,“俺婆姨以前一天到晚老是一万、红中的,这半天做饭的时候还得哼着调调练习唱歌……这都是王老师的功劳啊,我们都得感谢她。”自从军乐团成立后,迎宪许多家庭关系和谐了。在王美英老师的鼓励带领下,迎宪的婆姨们不再是一群无所事事、走东家串西家的普通农村妇女,音乐让她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赋予了她们独特的精神和气质,她们解放了自己,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半边天。
  在自娱自乐中远航
  慢慢地,这支农村女子军乐团出名了。
  如今的团员,在乡亲们眼里俨然成了明星,在喜庆的婚礼上,在热闹的宴会中,在欢乐的庆典上,到处都留下了她们靓丽的身影;在大合唱的伴奏中,在闹社火的队伍里,在“夕阳红”的自娱中,都留下了她们动听的歌喉。不仅如此,她们还多次参加省市活动,义务参演我县大型活动,在演出中屡获好评,赢得了“拉得出、演得棒、打得响”的响亮名号。
  一提到军乐团,王美英老师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她眉飞色舞地说到,现在这里的每一个队员都能歌善舞,英姿飒爽,她们中有婆媳、姑嫂、姐妹,年纪最小的三十多岁,最大的已经六十多岁了,是典型的“妈妈军乐团”。王老师介绍,工作之余,她和队员们一起访名山、游大川,庆节日、搞联欢……音乐将她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王美英,这个军乐团的创始人,实现了她当日的初衷,迎宪人每每说起她,都赞不绝口。曾经生活中遭受的磨难已经成为过去,她告诉我们,是这群可爱的婆姨们让她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念,让她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感谢这群姐妹。而军乐团的队员们说起王老师更是赞叹不已,她们佩服王老师的精神,真心愿意参加这个集体,追寻自己人生的新价值。
  有人编歌谣来称赞王美英:“美丽大方有才干,英姿勃发赛木兰。生活虽遭几多难,春风依然笑中谈。改革开放向前看,组成英姿军乐团。几载艰辛苦中甘,赢得盛誉美名传。”虽然年纪不饶人,转眼王老师已年过花甲,但她仍然抱着最大的热情参与演出,她说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更换乐器,为队友们添置新的“武器”。她治病救人又医心,这群迎宪的婆姨们在锣鼓声中、管弦乐里尽情挥洒着热情,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摆脱了长久以来的陋习,寻找到了更高境界的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