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林
古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却总不太相信。可自从游过漓江之后,我总算心服口服了。
漓江别名桂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属于珠江水系桂江上游的河段。发源于海拔2141米的中南第一峰——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平乐至梧州,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我们乘车到磨盘山码头,这里距桂林市中心28公里。磨盘山码头是桂林市的客运码头,总长360米,每年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从磨盘山到阳朔是63公里的水路。登上游船,环顾四周的山山水水,令人心旷神怡。在这儿山是那样的青翠,水是那样的碧绿,山水相映,实在是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
船行不远,只见右岸有一座形状奇巧的山,山形与倒影浑然一体,合起来就像一只倒卧的瓷瓶,被漓江的水“洗”得十分洁净,所以叫做“净瓶卧江”。桂林著名的特产马蹄,就产自净瓶山附近。
游船顺江前进,在右前方不远处出现一座苍翠挺秀的群峰,如竹笋破土,似剑戟千重。那个地方有个奇峰镇,所以这一景叫“江边奇峰”,正是“奇峰镇外看奇峰,万点山尖锁碧空”。
此时,风和日丽,天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下,漓江在欢畅地流淌,鸟儿在展翅飞翔,不停地翻飞掠过平静的水面,鱼儿在水底嬉游,任清澈见底的江水亲吻它们的肌肤。沿岸挺拔的树木,丛丛兀立的翠竹,迎风摇摆,它们都是山和水的伴侣,似乎在和大自然亲近耳语。
在我和同行者的谈笑间,导游小姐甜美的声音又响起来,“那是九牛岭,从左岸跑来”。我向西眺望,山上果然有9个石头,传说是9头黄牛,故名“九牛岭”,峡名叫“黄牛峡”。那山的另一边,有5个石头,酷似5匹狂奔的烈马。另一个山峰,两石并峙,活像两头正在戏球的雄狮。江中3个沙洲,绿草细沙覆盖如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九牛看三洲,河水两边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滚绣球”。
在斗牛滩前的石山上,还立着一对石人。山上是“丈夫”向远眺望,山腰的石人极象一个背着孩子的少妇,正向“丈夫”含情凝视,形象逼真动人,因而被称为“望夫仙石”。
船过杨堤,渐入佳境,这里青峰锁江,碧水萦回,两岸翠竹茂密,形似凤尾,随风摇曳,农舍渔村,风光旖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右岸的杨堤小镇掩映在绿色的林木之中。镇后的石山,有两峰并立,酷似羊蹄,杨堤就是从羊蹄的谐音而来。杨堤的对岸是白虎山,在山的悬崖上有一水帘洞,洞内飞泻瀑布,直流漓江,这就是水帘洞府。
离开鲤鱼滩,见江边上有一座大毛笔似的小山,人称单笔峰。相传百里漓江的美丽画卷,就是用这支笔画出来的。
游船悠悠地前进着,倒影随水波晃动,真正是棹泛青云,人入幻境了。过了二郎峡,迎面而来的就是“九马画山”了。只见临江石壁又高又陡,一条条的石纹,勾画出一匹匹的骏马,这就是著名的画山马图。画中有各种形态的骏马,有的昂首长嘶,有的扬蹄飞奔,有的卧地休息,还有的低着头正在贪婪地饮水,真是神妙极了。最能逗人兴致的是画山上到底有多少匹马?通常说法有九匹。民间歌谣这样唱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正因为这样,游人至此不仅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而且都在指点着画山,猜数着骏马。
船继续前行,这时广播里又响起了导游的声音:“亲爱的游客们,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八仙峰了……”我仔细一数,果然有八座神态各异的奇峰,真像那传说中的八仙。他们有的卷起长袖,右手遮在额前,仿佛是在观望天色;有的背着双手,信步游览,正在观赏这山水美景。瞧那座稍矮些的石峰,正像那八仙中的张果老正悠闲地倒骑在毛驴上,想必这八位奇仙一定是路过漓江,见这儿洞奇石美,山青水秀,流连忘返,便决定留在这儿修身养性!
船进兴坪境内,美丽的画廊更加神奇。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两岸奇峰看不尽,阳朔风景在兴坪”,果然名不虚传,这段锦绣山河,真令你惊心动魄,似乎神话剧进入高潮,从中现出一位神灵大师,精心创造大自然的杰作,最后把这些奇峰大山、峡谷深壑、悬岸幽洞、碧潭绿洲……汇集成天下美景,组成一个自然艺术宫苑。沿江望去,山下翠竹茂林,显得分外幽深。在阳光的照耀下,群峰千姿百态,更是异常优美,使这里成为漓江秀丽奇绝的风光荟萃处,真可谓“百里江流千幅画,游人尽在书画间”。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兴坪镇下游一公里处的螺狮山非常独特。山石呈现出一道道螺纹,盘旋而上,直达山顶,就像一个刚从深潭边爬上岸的大田螺,传说这是仙女“田螺姑娘”变的。螺狮山后有高低两座孤峰,高峰树木青葱,很像一位长发飘逸的少女,低峰崖壁削平,好比一面镜子,两峰相对,人称“美女照镜”。
游船到达天水寨,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当年孙中山准备北伐时曾到此视察地形。在天水寨的斜对面,江的右边是鲤鱼山,整座山就像一条浮在江面上的巨大鲤鱼,有头有尾,还露出背上的鳍,这就是“鲤鱼现鳍”。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仿佛已融入大自然中。这时,导游小姐宣告美丽的阳朔县城到,我们上了岸,但那种恍惚飘荡、翩然欲仙的感觉却久久不散。回头再望一眼这又秀又美、如诗如画的漓江,谁能不为此而陶醉呢?